您是否知道,退稅上限與您的綜合所得總額息息相關?台灣的退稅上限規定為「綜合所得總額的20%」,這意味著您退稅金額不能超過您當年度的綜合所得總額的20%。 了解退稅上限的計算方式,並掌握相關節稅秘訣,能讓您有效利用退稅機制,節省稅金,輕鬆掌握財務規劃。

可以參考 股利算所得嗎?股利所得稅計算完整攻略

退稅上限:綜合所得總額20%為限

在台灣,繳納所得稅是每位公民的義務,而退稅則是一種政府回饋機制,讓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可以獲得部分稅款的返還。然而,退稅並非無限額度,政府設定了「退稅上限」來規範退稅金額。其中最常見的規定是「綜合所得總額20%為限」,也就是說,您最多只能退回綜合所得總額的20%。

這個規定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存在許多細節和影響因素,需要仔細了解才能掌握節稅秘訣。例如,您的綜合所得總額如何計算?哪些項目會影響您的退稅上限?超過退稅上限的部分該如何處理?

以下將詳細說明退稅上限的相關知識,並提供計算範例,讓您更清楚了解退稅機制,並掌握節稅技巧,有效降低您的稅務負擔。

如何計算「得退稅限額」?

想要精準計算「得退稅限額」,首先要了解適用範圍。根據營業稅法施行細則 §42 的規定,主要有兩種情況可以申請退稅:

  • 適用零稅率規定而有溢付營業稅額者:

    若您有適用零稅率規定的銷售項目,例如出口銷售,在計算營業稅時,您需要先依據5%的徵收率計算出應繳稅額,再根據零稅率規定將其抵銷。然而,在實際申報時,您可能已經先繳納了這筆稅款,導致溢付。這時,您可以申請退還溢付的營業稅額,但退稅上限為您零稅率銷售額依5%徵收率計算之金額。

  • 取得固定資產而有溢付營業稅額者:

    當您取得固定資產,例如土地、建築物或機器設備時,您會在進項稅額中申報這筆固定資產的營業稅。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您可能需要支付比實際應繳稅額更多的營業稅,導致溢付。例如,您可能在購買固定資產時,誤將進項稅額計算錯誤,或是進項稅額的計算方式發生變化,導致您多繳了稅款。這時,您可以申請退還溢付的營業稅額,但退稅上限為該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

無論是哪種情況,計算「得退稅限額」都需要您仔細核對您的銷售紀錄、進項稅額申報資料,以及相關的稅務法規。若您不確定如何計算,建議您尋求專業會計師的協助,確保您能正確申報並獲得應得的退稅金額。

退稅上限攻略!綜合所得總額20%為限,掌握節稅秘訣

退稅上限.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如何退稅? 退稅方式該如何選擇?

退稅方式,主要分為「 信用卡退稅 」與「 現金退稅 」。 「 信用卡退稅 」的退稅額度%可能較高,但是會有事隔多時 (約1-3個月不等)沒有順利退稅,不易追回退稅款的問題;優點是退稅流程快速,門檻較低,現場排隊人數也較少。而「 現金退稅 」則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才能收到退稅款,但相對來說,退稅款的追回率較高。

選擇哪種退稅方式,需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如果您需要快速獲得退稅款,並且不介意退稅額度較低,那麼「 信用卡退稅 」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您不急於收到退稅款,並且希望確保退稅款的追回率,那麼「 現金退稅 」是比較好的選擇。

以下表格可以幫助您更清楚地了解兩種退稅方式的優缺點:

項目 信用卡退稅 現金退稅
退稅額度 %可能較高 %可能較低
退稅時間 約1-3個月 較長
退稅款追回率 較低 較高
流程 快速 較慢
門檻 較低 較高
現場排隊人數 較少 較多

除了退稅方式之外,您還需要了解以下幾個退稅相關的知識:

  • 退稅的申請時間
  • 退稅所需的資料
  • 退稅的流程
  • 退稅的注意事項

如果您對退稅有任何疑問,請隨時諮詢相關的政府部門或專業人士。

退稅方式比較
項目 信用卡退稅 現金退稅
退稅額度 %可能較高 %可能較低
退稅時間 約1-3個月 較長
退稅款追回率 較低 較高
流程 快速 較慢
門檻 較低 較高
現場排隊人數 較少 較多

溢付稅可以退稅嗎?

進口貨物繳納的營業稅,如果超過應納稅額,也就是所謂的「溢付稅」,是可以申請退稅的。不過,退稅的金額並非無限額,而是有上限的。根據規定,退稅限額以綜合所得總額的20%為限,也就是說,您最多只能退回綜合所得總額的20%。

舉例來說,假設您的綜合所得總額為100萬元,那麼您的退稅限額就是20萬元。如果您的溢付稅額超過20萬元,您只能退回20萬元,剩下的部分則無法退回。但是,您也不用擔心溢付稅額會被浪費掉,因為未退回的溢付稅額可以繼續留抵以後各期之應納稅額,也就是說,您可以在以後的進口貨物繳稅時,用未退回的溢付稅額抵扣應納稅額。

另外,溢付稅額原則上是可以全數申請退還的,但前提是您必須先將清算期間的應納稅額扣抵完畢。也就是說,如果您的清算期間有應納稅額,您必須先用溢付稅額抵扣應納稅額,直到應納稅額扣抵完畢後,才能申請退還剩餘的溢付稅額。

以下是一些關於進口貨物營業稅的計算公式,可以幫助您更清楚地了解溢付稅的產生原因:

  • 營業稅額= ( 關稅完稅價格+進口稅捐+貨物稅或菸酒稅或菸品健康福利捐) ×徵收率

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進口貨物的營業稅額是由關稅完稅價格、進口稅捐、貨物稅或菸酒稅或菸品健康福利捐等因素,以及徵收率共同決定。如果這些因素發生變化,例如關稅完稅價格降低,或徵收率調整,就會導致應納稅額減少,進而產生溢付稅額。

因此,在進行進口業務時,務必仔細計算營業稅額,並了解退稅的相關規定,才能有效降低稅務負擔,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綜合所得稅退稅時程大揭密

想要知道自己的綜合所得稅何時退稅?每年綜合所得稅退稅流程都分成3批進行,首批退稅將在7月31日啟動,如果是直撥退稅的民眾,當天就會入帳;第2批退稅落在10月31日;最後一批則會在隔年的1月20日。 根據往年的經驗,退稅時程也有可能因作業完成而提早撥款。

綜所稅退稅時程一表看:

| 退稅批次 | 退稅日期 |
|—|—|
| 第1批 | 7月31日 |
| 第2批 | 10月31日 |
| 第3批 | 隔年1月20日 |

通常符合退稅資格的,主因有「可扣抵扣項目」,目前主要分成「投資抵減稅額」、「重購自用住宅扣抵稅額」、「大陸地區已繳納所得稅可扣抵稅額」3大類。 另一情況則是有預扣所得稅,部分民眾可能有勾選「薪資所得預扣所得稅」,或者薪資所得超過8萬8501元,依規定須預扣稅款,但報稅時有新增扶養或其他抵減項目,導致最終的應納稅金額小於先前已扣繳的金額,就會產生退稅情況。

可以參考 退稅上限

退稅上限結論

了解退稅上限的規定,並掌握相關節稅秘訣,對於有效降低稅務負擔至關重要。本文詳細說明了退稅上限的計算方式,以及影響因素,例如:綜合所得總額、扣除額、抵免額等。透過本文的說明,您應該能夠清楚了解自己的退稅上限,並找到合法的節稅方式,進而有效利用退稅機制,節省稅金。

請記住,退稅上限並非固定不變,會隨著您的收入、家庭狀況、以及相關稅務政策的調整而有所變化。因此,建議您定期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並尋求專業的財務規劃或稅務諮詢服務,確保您能夠掌握最新的資訊,並採取適當的節稅措施,以達到最佳的財務規劃效果。

退稅上限 常見問題快速FAQ

綜合所得總額20%的退稅上限,是所有退稅項目都適用嗎?

並非所有退稅項目都適用綜合所得總額20%的退稅上限。例如,遺產稅和贈與稅的退稅上限是根據具體情況計算的,並非固定以綜合所得總額的20%為限。建議您詳細閱讀相關稅務法規,或諮詢稅務專家,了解特定稅項的退稅上限規定。

如果我超過退稅上限,多繳的稅款可以申請退還嗎?

超過退稅上限的部分,無法直接申請退還,但您可以將多繳的稅款繼續留抵以後各期應納稅額,也就是說,您可以在以後的繳稅時,用多繳的稅款抵扣應納稅額。

我該如何計算自己的退稅上限?

您需要根據您的綜合所得總額來計算您的退稅上限。您可以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提供的線上試算服務,輸入您的相關資訊,就可以計算出您的退稅上限。此外,您也可以尋求專業會計師的協助,讓他們幫您計算您的退稅上限。

個人頭像照片

By 我是張會

我是張文傑會計師,可以叫我張會,專業從事公司財務與稅務管理工作多年。營運公司知識站的設立,是為了幫助企業主、創業者和經營者掌握營運公司所需的各類知識,無論你是正在籌備創業,還是已經運營公司多年,我們都提供最實用的指導和建議,幫助你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脫穎而出。聯繫方式 [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