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公司負責人,您除了經營公司,也要為退休做好規劃。根據勞工退休金條例,即使不適用勞基法,您也可以自願提繳6%薪資作為退休金。這項「負責人自提退休金」的制度,讓您能自主累積退休財富,並享受稅務優惠。此外,公司規模也會影響勞健保加保方式,進而影響自提退休金的選擇。了解不同公司規模下的勞健保規定,以及自提退休金的優缺點,將有助您為退休生活做好準備,創造更穩定的未來。

可以參考 如何分配技術股比例,保障技術團隊權益

公司負責人自提退休金:為未來財務安全做好準備

身為公司負責人,您肩負著企業發展的重任,同時也需要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好規劃。然而,面對複雜的勞工退休金制度,您是否感到困惑?如何才能確保退休後擁有穩定的財務保障?自提退休金制度為公司負責人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選擇,讓您在為企業打拼的同時,也能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根據勞工退休金條例第7條規定,公司負責人雖然不適用勞基法之勞工,但可以自願提繳6%薪資,為自己退休做準備。這項制度不僅能為您累積退休金,更能享有稅務優惠,為您的財務安全增添保障。本文將深入探討公司負責人自提退休金的相關資訊,包括法律規範、操作流程、優缺點分析、稅務影響等,幫助您了解自身權益,並為退休規劃做好準備。

個人自願提繳退休金如何扣除?

自願提繳退休金是個人為退休生活儲蓄的重要工具,除了享有政府的鼓勵措施外,更能透過稅務扣除優勢,有效降低稅負。那麼,個人自願提繳退休金究竟如何扣除呢?楊佳惠進一步說明,依規定從當年度薪資所得總額中扣除的自願提繳金額,以月提繳工資上限15萬元的6%為限,也就是個人自願提繳退休金得自當年度薪資所得總額扣除金額以10萬8千元 (15萬元×6%×12個月)為上限。舉例來說,若您當年度的薪資所得總額為100萬元,而您自願提繳退休金的金額為12萬元,則您可以在申報綜所稅時,將12萬元自所得總額中扣除,有效降低您的稅負。

以下列出個人自願提繳退休金扣除的重點:

  • 扣除額度上限:每年自願提繳退休金的扣除額度上限為10萬8千元。
  • 提繳金額限制:自願提繳金額不得超過當年度薪資所得總額的6%。
  • 扣除項目:自願提繳退休金的扣除項目屬於「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與其他儲蓄投資扣除額合計不得超過24萬元。
  • 申報方式:在申報綜所稅時,需填寫「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欄位,並附上相關證明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自願提繳退休金的扣除額度僅能用於當年度的申報,且需在申報期限內完成。此外,自願提繳退休金的投資標的需符合相關規定,例如,投資於勞退基金、公務人員退休基金等,才能享有稅務扣除的優惠。

負責人自提退休金指南:為未來財務安全做好準備

負責人自提退休金.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勞工退休金怎麼提繳?

了解勞工退休金的提繳方式,是為退休生活做好準備的重要一步。根據現行法規,勞工退休金的提繳分為雇主提繳和個人自願提繳兩部分。雇主必須先為勞工提繳退休金,這部分的提繳率不得低於每月工資的6%,也就是說,雇主每月至少要提繳勞工薪資的6%作為退休金。而勞工則可以在每月工資的6%範圍內,自願另行提繳退休金,也就是說,勞工可以選擇額外提繳部分退休金,以累積更多退休金。

至於提繳方式,則會受到勞工是否選擇適用勞退新制或舊制影響。94年6月底前到職,且94年7月1日仍服務於同一事業單位之本國籍勞工,於94年7月15日前可選擇適用勞退新制、舊制或暫不選擇。選擇適用新制者,自94年7月1日起提繳勞退新制退休金;選擇適用舊制 (含暫不選擇)者,5年內(99年6月30日前)可改選新制。 至94年7月1日以後新到職或離職再受僱者,一律適用新制。

選擇適用新制或舊制會影響退休金的累積方式和退休金給付方式,因此,了解新制和舊制的差異,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就顯得格外重要。

勞工退休金提繳方式
項目 內容
提繳方式 雇主提繳和個人自願提繳
雇主提繳 每月工資的6%
個人自願提繳 每月工資的6%範圍內
適用勞退新制或舊制 影響退休金累積和給付方式
94年6月底前到職者 可選擇適用新制、舊制或暫不選擇
94年7月1日以後新到職者 一律適用新制

受委任工作者可以提繳退休金嗎?

受委任工作者是否可以提繳退休金,是許多企業主和受委任工作者都感到困惑的問題。根據勞動退休金條例第14條第2項規定,雇主得另為「受委任工作者」及「不適用勞動基準法之勞工」提繳退休金,但並未明確提及「實際從事勞動之雇主」是否可以提繳。這也引發了許多爭議,究竟雇主是否可以為實際從事勞動的雇主提繳退休金呢?

根據勞動部函釋,事業單位不得另為「實際從事勞動之雇主」提繳退休金。這項解釋是基於勞動退休金條例的立法目的,以及對「受委任工作者」和「不適用勞動基準法之勞工」的定義。勞動退休金條例的立法目的是為了保障勞工的退休生活,而「受委任工作者」和「不適用勞動基準法之勞工」通常是屬於比較弱勢的勞工族群,因此需要特別的保障措施。而「實際從事勞動之雇主」則屬於事業單位的主體,並非勞工,因此不適用勞動退休金條例的保障範圍。

然而,實際上,許多企業主都希望能夠為實際從事勞動的雇主提繳退休金,以表達對其貢獻的肯定,並提升員工的福利。因此,企業主可以考慮透過其他方式,例如自願性退休金制度或其他福利方案,來保障實際從事勞動的雇主的退休生活。

總而言之,根據現行的勞動退休金條例及相關函釋,事業單位不得另為「實際從事勞動之雇主」提繳退休金。但企業主仍可以透過其他方式,來保障實際從事勞動的雇主的退休生活。

自提退休金如何申報?

自提退休金的申報方式,對於公司和員工來說都至關重要。員工自提之退休金,應該由員工薪資扣除繳納,例如:薪資 30,000 元,扣除員工自提退休金為 1,800 元,實際給付薪資為 28,200 元。在薪資申報和扣繳憑單上,應分別填寫薪資 28,200 元和自提退休金 1,800 元。

需要注意的是,自提退休金非屬公司費用,無法直接認列。因此,若公司幫員工負擔自提退休金,則須將此部分金額併入員工薪資申報,方可做為公司費用認列。舉例來說,若公司幫員工負擔 1,800 元的自提退休金,則應將這 1,800 元併入員工薪資申報,使員工的薪資總額變成 31,800 元,同時公司也可將這 1,800 元作為費用認列。

在申報自提退休金時,公司和員工都應注意相關規定,避免因申報錯誤而產生稅務問題。建議公司和員工在申報前,應仔細閱讀相關法規,或諮詢專業人士,以確保申報的正確性。

此外,公司在幫員工負擔自提退休金時,也應注意相關稅務處理方式。例如,公司應將負擔的自提退休金金額併入員工薪資申報,並依法繳納相關稅款。公司應妥善保存相關文件,以備查核。

自提退休金是員工退休後的重要財務來源,也是公司吸引人才的重要福利。公司和員工應共同努力,正確申報自提退休金,為未來財務安全做好準備。

可以參考 負責人自提退休金

負責人自提退休金結論

為退休生活做好規劃,是每個公司負責人不可或缺的責任。選擇「負責人自提退休金」制度,不僅能有效累積退休財富,更能享有稅務優惠,為您創造更穩定的未來。本文詳細解析了負責人自提退休金的法律規範、操作流程、優缺點分析和稅務影響,希望能幫助您全面了解這項制度,並做出明智的選擇。

請記住,退休規劃需要及早開始,積極行動,才能確保您在退休後依然擁有充裕的財務保障。如果您對負責人自提退休金有任何疑問,建議諮詢專業的財務顧問,尋求個人化的建議,為您的退休生活做好充分準備。

負責人自提退休金 常見問題快速FAQ

負責人自提退休金的金額上限是多少?

根據勞工退休金條例,公司負責人自提退休金的金額上限為每月薪資的6%,也就是說,如果您的月薪為10萬元,您最多可以自提6,000元。

公司負責人自提退休金的繳費方式有哪些?

目前公司負責人自提退休金的繳費方式主要有兩種:

  • 每月提繳:您可以在每月領取薪資時,從薪資中扣除自提退休金的金額,並將其繳納到勞退專戶。
  • 一次提繳:您也可以選擇在年度結束後,將當年度的自提退休金一次繳納到勞退專戶。

自提退休金的稅務優惠有哪些?

自提退休金享有稅務優惠,您可以將自提的金額從當年度的薪資所得總額中扣除,有效降低您的稅負。自提退休金的扣除額度上限為每年10萬8千元。

個人頭像照片

By 我是張會

我是張文傑會計師,可以叫我張會,專業從事公司財務與稅務管理工作多年。營運公司知識站的設立,是為了幫助企業主、創業者和經營者掌握營運公司所需的各類知識,無論你是正在籌備創業,還是已經運營公司多年,我們都提供最實用的指導和建議,幫助你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脫穎而出。聯繫方式 [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