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經營者在公司費用申報上,常會遇到關於負責人健保費和勞保費的問題。許多人疑惑「負責人健保費自付額」是否可以認列為公司費用。事實上,由於負責人健保費是完全由個人負擔,因此無法認列為公司費用。但勞保費則有所不同,若將勞保保在公司,其中的70% 雇主負擔部分,是可以認列為公司費用的。了解這項差異,就能更精準申報公司費用,節省稅金,為企業財務管理打下穩固基礎。
可以參考 負責人健保費如何計算?小型企業必學攻略
負責人健保費自付額不能認列公司費用?
創業初期,每筆支出都得精打細算,尤其是在稅務申報方面,更要格外注意。許多公司負責人會好奇,每月繳納的健保費和勞保費,是否可以認列為公司費用,進而降低公司稅負呢?答案是:負責人健保費自付額是不能認列公司費用的!
為什麼呢?因為負責人的健保費是100% 由被保險人(也就是負責人本人)自付,並非公司負擔的費用。根據稅法規定,公司費用必須是與公司營運直接相關的支出,且必須有憑證證明。負責人健保費屬於個人負擔,與公司營運無直接關係,因此無法認列為公司費用。
但勞保費就不同了!勞保費如果保在公司的話,其中的20% 是被保險人自付、70% 是雇主負擔、10% 由政府負擔。這70% 雇主負擔的部分,就可以認列為公司費用囉!
簡單來說,公司可以認列的費用,必須是公司為了營運而支出的費用,例如員工薪資、租金、水電費等。而負責人健保費屬於個人負擔,並非公司營運所需的支出,因此不能認列為公司費用。
健保費有上限嗎?
許多人對於健保費是否有限制感到疑惑,其實健保費的計算方式是根據您的收入,並非單純設定一個上限。簡單來說,健保費並無直接的上限,但您的繳費金額會受到「健保費計算公式」和「補充保費」的影響。
首先,健保費的計算公式是以您的月薪、年終獎金、股利所得等收入項目為基礎,並根據不同的收入級距計算。舉例來說,若您的月薪為 18 萬元,則您的健保費計算方式會根據 18 萬元的收入級距進行計算。即使您的收入再多,健保費也不會無限制地增加,而是會根據公式計算出一個固定的金額。
然而,除了基本健保費之外,您還需要繳納「補充保費」。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是以您的年終獎金、股利所得等收入項目為基礎,並根據不同的收入級距計算。若您的年終獎金、股利所得等收入項目較高,則需要繳納的補充保費也會相對增加。
因此,雖然健保費沒有直接的上限,但您繳納的總金額會受到基本健保費和補充保費的影響。若您希望降低健保費的繳費負擔,可以考慮調整投資組合、善用免稅額等節稅策略。
以下列舉幾個影響健保費繳納金額的因素:
- 月薪:月薪越高,健保費越高。
- 年終獎金:年終獎金越高,補充保費越高。
- 股利所得:股利所得越高,補充保費越高。
- 投資組合:合理的投資組合可以降低投資所得稅,進而降低補充保費。
- 免稅額:善用免稅額可以降低整體繳稅負擔,進而降低健保費。
建議您諮詢專業的財務規劃專家,了解如何規劃您的投資組合,以及如何善用免稅額等節稅策略,以降低整體繳稅負擔,並有效管理您的財富。
負責人健保費自付額.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公司自願幫負責人負擔健保費可以嗎?
公司自願幫負責人負擔健保費是可以的,但是,這畢竟不是公司應負擔費用,所以報稅額,必須在報稅的申報書上,自行扣掉這筆費用。 這部分在操作上的細節比較多,而且會影響公司稅負,建議洽詢會計師。 舉例來說,公司若自願幫負責人負擔健保費,在申報所得稅時,需要將這筆費用列入「其他費用」項目,並在申報書上填寫相關資訊。 此外,公司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 公司自願幫負責人負擔健保費的金額,必須符合相關法規的規定。 根據勞動基準法,公司可以自願幫負責人負擔健保費,但金額不得超過法定上限。
- 公司自願幫負責人負擔健保費,必須有明確的依據。 例如,公司可以將此費用列入員工福利項目,或作為公司獎勵措施的一部分。
- 公司自願幫負責人負擔健保費,必須在申報所得稅時,提供相關證明文件。 例如,公司需要提供員工福利方案的說明文件,或獎勵措施的相關文件。
總之,公司自願幫負責人負擔健保費,雖然可以減輕負責人的負擔,但同時也需要公司在申報所得稅時,注意相關的稅務規定。 建議公司在實施此項措施前,先諮詢會計師,了解相關的稅務規定,避免因不了解而導致稅務問題。
項目 | 說明 |
---|---|
合法性 | 公司可以自願幫負責人負擔健保費,但金額需符合勞動基準法規定,不得超過法定上限。 |
稅務申報 | 公司需在申報所得稅時,將自願負擔的健保費列入「其他費用」項目,並填寫相關資訊。 |
依據 | 公司需有明確依據,例如將此費用列入員工福利項目或作為獎勵措施的一部分。 |
證明文件 | 公司需在申報所得稅時,提供相關證明文件,例如員工福利方案說明文件或獎勵措施相關文件。 |
注意事項 | 建議公司在實施此項措施前,先諮詢會計師,了解相關稅務規定,避免因不了解而導致稅務問題。 |
自付健保費一個月多少錢?
自付健保費是每位投保人每月都需要負擔的費用,金額會根據投保等級和眷屬人數而有所不同。目前,以第一級投保人為例,每人每月自付健保費為 426 元。這個金額指的是個人需要自行負擔的健保費,不包含公司代繳的部分。
如果依附眷屬投保,則眷屬的保費會與本人在公司的個人負擔保費相同。例如,如果一個員工是第一級投保人,而他的配偶依附他投保,則配偶的保費也將是 426 元,總計兩人每月需要繳納 852 元的健保費。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位眷屬只能被 3 人依附,也就是說,一位眷屬最多只能被 3 個不同的人依附投保。
公司在計算員工及其依附眷屬的健保費時,會根據員工的投保等級和眷屬人數來計算。公司最多收取 4 人的保費,包括員工本人、配偶和 2 個未成年子女。超過 4 人的眷屬,則需要自行繳納健保費。
了解自付健保費的計算方式,可以幫助您更清楚地掌握個人負擔金額,並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投保方式。例如,如果您的配偶已經被其他家人依附投保,則您可能需要考慮讓配偶自行投保,以避免繳納重複的保費。
主要工作認定標準
那麼,如何判斷負責人「主要工作」的身分呢?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第17條,同一類具有二種以上被保險人資格者,應以其主要工作之身分參加健保。主要工作的認定標準如下:
- 工作時間:以負責人投入各工作之時間長短為主要依據。例如,負責人同時擔任兩份工作,一份是公司負責人,另一份是某公司員工,若負責人投入公司負責人工作時間較長,則主要工作為公司負責人;反之,則主要工作為公司員工。
- 工作報酬:以負責人各工作之報酬高低為主要依據。例如,負責人同時擔任兩份工作,一份是公司負責人,另一份是某公司員工,若負責人擔任公司負責人所得報酬較高,則主要工作為公司負責人;反之,則主要工作為公司員工。
- 工作性質:以負責人各工作之性質、職責、權責等因素綜合判斷。例如,負責人同時擔任兩份工作,一份是公司負責人,另一份是某公司員工,若負責人擔任公司負責人職責較重,則主要工作為公司負責人;反之,則主要工作為公司員工。
舉例來說,若負責人同時擔任甲公司負責人和乙公司員工,且擔任甲公司負責人工作時間較長、報酬較高,則負責人主要工作為甲公司負責人,應投保在甲公司名下。反之,若負責人投入乙公司員工工作時間較長、報酬較高,則負責人主要工作為乙公司員工,可選擇不投保在甲公司名下。
需要注意的是,主要工作的認定並非單純以時間或報酬高低作為唯一標準,而是需要綜合考量各項因素。若負責人對於自身主要工作身分有疑慮,建議諮詢健保署或勞保局,以確認自身投保方式是否符合規定。
負責人健保費自付額結論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了解公司費用認列的相關知識,特別是負責人健保費自付額的規定。 雖然負責人健保費自付額無法認列為公司費用,但勞保費的雇主負擔部分是可以認列的。 掌握這些細節,就能更精準地申報公司費用,節省稅金,並為公司財務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在創業過程中,財務管理至關重要,善用相關知識,才能讓公司發展更順利。 建議您諮詢專業的會計師或稅務顧問,了解更多關於公司費用認列和稅務申報的資訊,確保公司財務健康,為企業永續經營奠定良好基礎。
負責人健保費自付額 常見問題快速FAQ
公司自願幫負責人繳納健保費會被課稅嗎?
公司自願幫負責人繳納健保費,雖然可以減輕負責人的負擔,但會被視為員工福利,需要計入公司營利所得稅的計算基礎。公司在申報營利所得稅時,需要將這筆費用列入「員工福利」項目,並繳納相關稅金。因此,公司自願幫負責人繳納健保費,需要考量公司整體的稅務負擔。
我需要繳納多少健保費呢?
健保費的計算方式是根據您的收入級距,每個級距都有不同的保費金額。您可以查詢健保署的網站,輸入您的月薪或年收入,就能得知您的健保費金額。健保費會隨著您的收入變化而調整,若您的收入增加,健保費也會跟著增加。
如果我同時擔任多家公司的負責人,應該在哪家公司投保健保?
根據健保法規定,您需要以「主要工作」的身分投保健保。主要工作是指您投入最多時間、精力和報酬的工作。您可以參考工作時間、報酬高低和職責權責等因素來判斷您的主要工作。建議您諮詢健保署或勞保局,以確認自身投保方式是否符合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