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如何計算營所稅?其實不難!主要分為查帳申報和書審申報兩種。查帳申報可透過「所有收入 – 所有支出」計算所得,再乘以 20% 即可得知應繳稅額。書審申報則以「營業額」乘以「書審稅率」估計所得,再代入公式計算。例如,批發零售業的書審稅率為 6%,可將營業額乘以 6% 估算所得。一般來說,營所稅稅金約佔營業額的 1% – 3%。了解這些計算方式,就能輕鬆掌握營所稅的繳納原則!
可以參考 勞保怎麼保?完整指南助你輕鬆申報
營所稅計算方式:營所稅是什麼?
營所稅,全名為「營利事業所得稅」,是企業、自由工作者、小型公司等營利事業在取得利潤後,需要繳納的稅金。簡單來說,營所稅就是政府對營利事業所得課徵的稅款,用以維持國家運作和社會福利。計算營所稅的方式看似複雜,但其實可以用簡潔的公式概括:所有收入 – 所有支出 = 所得,所得 x 20% = 營所稅稅額。
然而,實際操作時,營所稅的計算方式會根據申報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分為「查帳申報」和「書審申報」兩種。查帳申報適用於收入較高、支出項目複雜的企業,需要將所有收入和支出項目列出,並提供相關憑證供稅務機關審核。而書審申報則適用於收入較低、支出項目較簡單的企業,以「營業額」乘以「書審稅率」估計出所得,再代入上述公式課稅。書審稅率由不同的行業別決定,例如:批發零售業的書審稅率為 6%,服務業為 10%,製造業為 8%。
若希望可以抓個簡易的比例,建議可以抓營業額的 1% – 3% 為營所稅稅金。舉例來說:大部分批發零售的行業書審稅率為 6%,假設一家零售商店的年營業額為 1000 萬元,則估算所得為 60 萬元 (1000 萬 x 6%),營所稅稅金約為 12 萬元 (60 萬 x 20%)。透過了解上述內容,您可以初步掌握營所稅計算方式,並自行估算應繳稅款。但為了更精準掌握自身財務狀況,並制定有效的稅務規劃策略,建議您諮詢專業的財務會計師或稅務顧問。
營所稅申報方式:查帳申報與書審申報
對於剛創業的企業主來說,營所稅申報方式可能是一項令人困惑的課題。究竟什麼是查帳申報?什麼又是書審申報?該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申報方式呢?
簡單來說,查帳申報是指由稅務機關派員到公司進行查帳,審核公司帳簿資料,並依據查核結果計算營所稅。而書審申報則是由公司自行填寫申報資料,並將相關文件送交稅務機關審核。兩種申報方式各有優缺點,以下將詳細說明:
查帳申報
- 適用對象: 適用於資本額超過新台幣 4,800 萬元,或符合所得稅法第 71 條規定之公司行號。
- 優點: 由稅務機關審核帳簿資料,可以確保申報資料的正確性,降低被追繳稅款的風險。
- 缺點: 查帳過程可能耗時費力,且可能需要支付查帳費用。
書審申報
- 適用對象: 適用於資本額未達新台幣 4,800 萬元,且未符合所得稅法第 71 條規定之公司行號。
- 優點: 較為簡便快速,且可以自行掌握申報流程。
- 缺點: 需要自行計算營所稅,若申報資料有誤,可能會被追繳稅款。
選擇哪種申報方式,應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以及財務狀況進行評估。若公司規模較大,且帳務複雜,建議選擇查帳申報;若公司規模較小,且帳務簡單,則可以選擇書審申報。
營所稅計算方式.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計算步驟
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計算,是依據「營利事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將營利事業的收入減除成本、費用、損失、以及相關減除項目後,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再依據所得稅率計算應繳納的所得稅。以下將詳細說明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計算步驟,並以實際案例說明:
1.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首先,將營利事業的收入減除成本、費用、損失,得出「所得額」。接著,依照「營利事業所得稅法」的規定,減除相關減除項目,例如:
- 依本條例第四條第一項規定計算之差額: 這是指營利事業在計算所得額時,因應不同性質的收入或支出,而依法規定計算的差額,例如:銷售貨物或勞務的成本,應依實際成本計算,而非以銷售價格計算。
- 第五條第五項及第六項規定之國外所得稅額: 營利事業在國外取得所得時,需繳納國外所得稅,而「營利事業所得稅法」規定,可以將已繳納的國外所得稅額,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減除,以避免重複課稅。
- 所得稅法第一百條之一規定之留抵稅額: 營利事業在繳納所得稅時,可以選擇預先繳納一部分稅款,稱為「暫繳稅額」。當年度實際應繳納的稅額低於暫繳稅額時,可以將差額申請「留抵稅額」,在下一年度的所得稅申報時抵繳。
- 尚未抵繳之暫繳稅額及尚未抵繳之扣繳稅額: 營利事業在申報所得稅前,可能已經繳納了部分稅款,例如:暫繳稅額或扣繳稅額。這些稅款可以從應繳納的所得稅額中抵繳。
2. 計算應繳納所得稅: 將計算好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的所得稅率,即可得出應繳納的所得稅額。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稅率,依據應納稅所得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應納稅所得額在 0 元至 240 萬元之間,稅率為 17%;應納稅所得額在 240 萬元至 1,200 萬元之間,稅率為 20%;應納稅所得額超過 1,200 萬元,稅率為 25%。
3. 申報繳納所得稅: 營利事業應於每年 5 月 31 日前,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並繳納應繳納的稅款。申報方式可以選擇網路申報、郵寄申報或臨櫃申報。繳納方式則可以選擇線上繳納、銀行繳納或郵政劃撥繳納。
“`html
步驟 | 說明 |
---|---|
1.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
|
2. 計算應繳納所得稅 | 將計算好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的所得稅率,即可得出應繳納的所得稅額。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稅率,依據應納稅所得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應納稅所得額在 0 元至 240 萬元之間,稅率為 17%;應納稅所得額在 240 萬元至 1,200 萬元之間,稅率為 20%;應納稅所得額超過 1,200 萬元,稅率為 25%。 |
3. 申報繳納所得稅 | 營利事業應於每年 5 月 31 日前,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並繳納應繳納的稅款。申報方式可以選擇網路申報、郵寄申報或臨櫃申報。繳納方式則可以選擇線上繳納、銀行繳納或郵政劃撥繳納。 |
“`
課稅所得額計算方法
課稅所得額是計算營所稅的基礎,它代表著企業在年度內所獲得的淨利,也就是收入減去成本、費用、損失後的結果。計算課稅所得額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實際成本法和純益率法。
1. 實際成本法:
- 計算方式: 實際成本法是最常見的計算方法,它直接以企業的實際收入、成本、費用和損失進行計算。
- 公式: 課稅所得額 = 收入 – 成本 – 費用 – 損失
- 適用範圍: 適用於大多數企業,特別是擁有完整財務記錄和會計系統的企業。
2. 純益率法:
- 計算方式: 純益率法是根據企業的產業特性和規模,採用預先設定的純益率來計算課稅所得額。
- 公式: 課稅所得額 = 收入 x 純益率
- 適用範圍: 適用於缺乏完整財務記錄或規模較小的企業,例如新成立的企業或小型商店。
- 注意事項: 純益率法需要根據產業特性和規模選擇適當的純益率,並需注意稅務法規的規定。
選擇適當的計算方法:
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當的課稅所得額計算方法。如果企業擁有完整的財務記錄和會計系統,建議採用實際成本法,以更精確地計算課稅所得額。如果企業缺乏完整財務記錄或規模較小,則可以考慮採用純益率法,但需注意選擇適當的純益率並符合稅務法規。
舉例說明:
例如,一家餐飲公司在2023年的收入為1000萬元,成本為600萬元,費用為200萬元,損失為100萬元。根據實際成本法,其課稅所得額為:1000萬元 – 600萬元 – 200萬元 – 100萬元 = 100萬元。
了解課稅所得額的計算方法,是掌握營所稅計算和申報的基礎。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當的計算方法,並妥善保存相關文件,以確保稅務申報的準確性。
營所稅稅率與應繳稅額計算
了解了課稅所得的計算方式後,接下來我們要探討營所稅稅率以及如何計算應繳納的稅額。以 111 年度的規定來說,如果課稅所得超過 12 萬元,營所稅稅率為 20%。不過政府也有另外規定,公司應繳納稅額不得超過課稅所得額超過 12 萬元部分的一半。換句話說,即使您的課稅所得高於 12 萬元,您實際上繳納的稅額也不會超過該部分所得的一半。
知道自己所被課徵的稅率,接著就可以自己動手算應繳納的稅額。舉例來說,某有限公司主要業務為農產品(花卉)批發市場承銷,年營業額為 200 萬,課稅所得可採擴大書面審核申報。假設該公司計算後的課稅所得為 50 萬元,則應繳納的營所稅為:
(50 萬元 – 12 萬元) x 20% = 7.6 萬元
但是,根據政府規定,應繳納稅額不得超過課稅所得超過 12 萬元部分的一半,也就是:
(50 萬元 – 12 萬元) x 50% = 19 萬元
因此,該公司實際應繳納的營所稅為 19 萬元。
除了上述的稅率計算外,您還需要了解一些其他相關的稅務知識,例如:
- 免稅額: 營利事業所得稅有免稅額,也就是說,如果您的課稅所得低於免稅額,您就不需要繳納營所稅。
- 稅務優惠: 政府會針對某些特定產業或特定行為提供稅務優惠,例如投資研發、節能減碳等。
- 稅務申報期限: 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期限通常為每年 5 月底,但會根據不同的申報方式而有所不同。
為了避免繳納過多的稅款,建議您在進行營所稅申報前,先諮詢專業的稅務申報顧問,了解相關的稅務規定以及可享有的稅務優惠,以便更精準地計算應繳納的稅額。
營所稅計算方式結論
了解營所稅計算方式是經營事業不可或缺的知識,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查帳申報」和「書審申報」兩種申報方式,以及課稅所得額的計算方法,並以實際案例說明應繳稅額的計算。無論您的公司規模大小,掌握正確的營所稅計算方式,都能為您的企業財務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雖然本文提供了完整的營所稅計算方式教學,但稅務法規複雜,建議您在申報前,諮詢專業的會計師或稅務顧問,以確保申報資料的正確性,避免因申報錯誤而產生額外的稅務負擔。同時,定期檢視公司的財務狀況,制定合理的稅務規劃策略,也能有效節省稅務支出,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獲利空間。
掌握營所稅計算方式,將有助於您更精準掌握企業財務狀況,並為您的事業發展做好完善的財務規劃!
營所稅計算方式 常見問題快速FAQ
1. 營所稅申報方式該如何選擇?查帳申報和書審申報有什麼差異?
選擇營所稅申報方式主要取決於公司規模、帳務複雜程度以及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 查帳申報 適用於資本額超過新台幣 4,800 萬元或符合所得稅法第 71 條規定之公司行號,由稅務機關派員查帳,可確保申報資料正確性,但過程較耗時費力。
- 書審申報 適用於資本額未達新台幣 4,800 萬元且未符合所得稅法第 71 條規定之公司行號,申報流程較為簡便,但需要自行計算營所稅,若申報資料有誤,可能被追繳稅款。
建議根據公司實際情況評估,規模較大、帳務複雜的公司宜選擇查帳申報;規模較小、帳務簡單的公司可選擇書審申報。
2. 營所稅怎麼算?有簡單的估算方法嗎?
營所稅計算方式主要分為「查帳申報」和「書審申報」。
- 查帳申報: 適用於收入較高、支出項目複雜的企業,可透過「所有收入 – 所有支出 = 所得」,再將所得乘以 20% 計算出應繳稅額。
- 書審申報: 適用於收入較低、支出項目較簡單的企業,以「營業額」乘以「書審稅率」估算出所得,再代入上述公式課稅。
簡易估算:一般來說,營所稅稅金約佔營業額的 1% – 3%。
舉例:一家零售商店年營業額為 1000 萬元,書審稅率為 6%,則估算所得為 60 萬元 (1000 萬 x 6%),營所稅稅金約為 12 萬元 (60 萬 x 20%)。
3. 營所稅申報期限是什麼時候?
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期限通常為每年 5 月 31 日前,但會根據不同的申報方式而有所不同,例如:
- 查帳申報: 通常有較長的申報期限,例如:6 月 30 日前。
- 書審申報: 通常為 5 月 31 日前。
建議您在申報前,先確認申報期限,避免逾期繳納而產生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