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所稅暫繳,指的是公司在每年9月1日至9月30日,依據上一年度應納稅額,預先繳納一半的營所稅給國稅局。這如同分期付款,讓公司能分期繳納營所稅,避免在隔年5月結算申報時一次繳納巨額稅款,也讓政府能早日獲得稅款,有利於財政支出。 簡單來說,「營所稅暫繳意思」就是預繳稅款,以減輕公司在結算申報時的資金壓力。
可以參考 健保自己保必學攻略!線上申辦流程完整指南
營所稅暫繳意思:分期付款,輕鬆應對稅務挑戰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營所稅的繳納是一項重要的財務管理課題。而稅法上,也有類似分期付款的制度,它就是暫繳,顧名思義,就是暫時先繳給國稅局。每年的9月1日至9月30日是暫繳的季節,公司依據去年的應納稅額,先繳納一半給國稅局。到了隔年五月結算今年度應繳的營所稅時,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多退少補。這項制度讓企業主在五月結算申報時,不會一次付出一大筆稅金,也使國家能早日先收到稅捐,以利財政支出。
營所稅暫繳制度的實施,對於企業來說,具有多項優點:首先,它能有效降低企業在結算申報時一次繳納巨額稅款的資金壓力,讓企業資金運用更靈活。其次,提前繳納一部分稅款,有助於規避因稅務申報延誤或錯誤導致的罰款風險,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此外,營所稅暫繳制度也讓企業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稅務負擔,有助於企業制定更完善的財務規劃。
對於國稅局來說,營所稅暫繳制度也有著積極的意義。提前收到稅款,能為政府財政支出提供更穩定的資金來源,有利於政府推動各項建設和社會福利政策。同時,營所稅暫繳制度也讓國稅局能更早掌握企業的稅務狀況,有助於稅務稽核和管理工作。
總而言之,營所稅暫繳制度是一項兼顧企業和政府利益的稅務制度,它能有效降低企業的稅務負擔,提升稅務申報的順暢度,同時也有助於政府財政的穩定。了解並善用營所稅暫繳制度,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一環,能有效降低稅務風險,提升企業的財務健康。
111年度營所稅暫繳申報的對象與條件
111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 (下稱營所稅)暫繳申報即將於今 (111)年9月1日開始,為了減輕營利事業繳稅資金壓力,政府特別針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疫情影響的企業,提供免辦暫繳的措施。以下將針對符合免辦暫繳條件的企業類型進行詳細說明:
- 符合政府紓困措施的企業:根據《紓困條例》第9條第3項授權,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定之辦法,提供紓困、補貼、補償、振興相關措施的企業,可免辦111年度營所稅暫繳。這類企業通常是受到疫情直接衝擊,需要政府協助才能維持營運的產業,例如觀光、餐飲、運輸等。
- 營業收入驟減的企業:除了政府直接提供的紓困措施外,對於因疫情影響,導致短期間內營業收入驟減的企業,也可能符合免辦暫繳的條件。具體而言,符合以下任一條件的企業,即可申請免辦暫繳:
- 自109年1月起任連續2個月之月平均營業額或任1個月之營業額較108年12月以前6個月或107年以後之任1年同期平均營業額減少達15%。
- 其他營業收入驟減情形,例如因疫情導致供應鏈斷鏈、原料價格大幅波動等,導致營業收入大幅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僅為部分免辦暫繳的條件,實際上,是否符合免辦條件,仍需根據相關法規及主管機關的解釋進行判斷。建議企業主應仔細閱讀相關公告,並諮詢專業人士,以確保自身權益。
暫繳稅的計算方式
暫繳稅的計算方式看似複雜,但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步驟,就能輕鬆理解。 首先,稅務局會根據納稅人上一課稅年度的入息,推算出下一課稅年度的應繳稅款。 這個推算過程會考慮到上一課稅年度的收入變化,例如收入增加或減少,以及相關的稅務扣除項目。 然後,稅務局會將推算出的應繳稅款,分為兩期繳交。
舉例來說,如果納稅人上一課稅年度的應繳稅款為 $100,000,而稅務局推算下一課稅年度的應繳稅款為 $120,000,則暫繳稅的金額會是 $60,000,分為兩期繳交,每期 $30,000。
暫繳稅的計算方式會因應不同的情況而有所不同,例如:
- 首次報稅者: 首次報稅者沒有上一課稅年度的入息資料,因此稅務局會根據預計的入息進行估算。
- 自由工作者: 自由工作者可能需要根據過去幾個月的收入,自行估算下一課稅年度的應繳稅款。
- 企業: 企業的暫繳稅計算方式會更為複雜,需要考慮到業務收入、成本、開支等多個因素。
為了更準確地計算暫繳稅,納稅人可以參考稅務局提供的計算工具,或諮詢專業的稅務顧問。 此外,納稅人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收入和支出,以降低暫繳稅的負擔。
情況 | 計算方式 |
---|---|
首次報稅者 | 根據預計入息進行估算。 |
自由工作者 | 根據過去幾個月的收入自行估算。 |
企業 | 考慮業務收入、成本、開支等因素。 |
如何辦理營利事業所得稅暫繳申報?
營利事業所得稅暫繳申報的流程相對簡單,但需要掌握相關規定,才能順利完成申報。以下將分為兩個部分,詳細說明辦理暫繳申報的步驟與相關資訊:
(一)一般申報流程:
- 申報期限:應辦理暫繳申報的營利事業,應於 109年9月1日起1個月內,完成暫繳申報。
- 暫繳稅額計算:暫繳稅額的計算方式是根據上年度結算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二分之一。例如,上年度結算申報應納稅額為 100 萬元,則暫繳稅額為 50 萬元。
- 繳納方式:暫繳稅款可透過以下方式繳納:
- 網路繳稅:使用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站或金融機構提供的網路繳稅服務。
- 金融機構繳稅:至指定金融機構繳納稅款。
- 郵局繳稅:至郵局繳納稅款。
- 申報文件:辦理暫繳申報時,需準備以下文件:
- 暫繳稅額申報書:由國稅局網站下載,填寫相關資訊後列印。
- 暫繳稅額繳款收據:繳納稅款後,金融機構會提供繳款收據。
- 稅額抵減證明資料:若有稅額抵減需求,需提供相關證明文件。
- 申報地點:向稽徵機關(向申報時登記地之國稅局所屬分局、稽徵所或服務處)辦理暫繳申報。
(二)簡化申報流程:
- 藍色申報書:公司組織之營利事業、合作社或醫療社團法人,會計帳冊簿據完備,使用所得稅法第77條所稱藍色申報書,並如期辦理暫繳申報,可以簡化申報流程。
- 會計師查核簽證:經會計師查核簽證的營利事業,亦可使用簡化申報流程。
- 前半年營業收入試算:上述兩種情況的營利事業,可以根據當年度前6個月之營業收入總額,依所得稅法有關營利事業所得稅之規定,試算其前半年之營利事業所得額,按當年度稅率,計算其暫繳稅額。
透過以上兩種申報流程,營利事業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輕鬆完成暫繳申報。若有任何疑問,可諮詢專業的稅務顧問,以確保申報的正確性,避免因申報錯誤而產生罰款。
營所稅何時暫繳? 注意四項重要規定
營所稅暫繳申報將於9月正式開跑,企業主們務必留意相關規定,準確掌握申報時程,避免因疏忽而產生罰款。根據財政部規定,營所稅暫繳申報主要分為兩種方式:預估暫繳和試算暫繳。其中,預估暫繳適用於上年度未辦理結算申報或結算申報後有盈餘的企業,而試算暫繳則適用於上年度已辦理結算申報且有虧損的企業。此外,符合特定條件的企業則可免辦理暫繳申報,包括特定企業免辦暫繳以及紓困條例施行期間特定資格條件免辦暫繳。以下將針對營所稅暫繳的四項重要規定進行詳細說明:
- 預估暫繳:適用於上年度未辦理結算申報或結算申報後有盈餘的企業。企業應根據預估當年度的盈餘狀況,計算應繳稅款並於規定的期限內繳納。預估暫繳的計算方式相對簡單,但企業需謹慎評估當年度的營運狀況,避免繳稅金額過高或過低。
- 試算暫繳:適用於上年度已辦理結算申報且有虧損的企業。企業應根據試算當年度的盈餘狀況,計算應繳稅款並於規定的期限內繳納。試算暫繳的計算方式較為複雜,需要參考上年度的結算申報資料,並根據當年度的營運狀況進行調整。
- 特定企業免辦暫繳:部分企業符合特定條件,可免辦理暫繳申報。例如,營利事業所得稅法第74條規定,符合特定條件的非營利事業、非經常性營利事業等,可以免辦理暫繳申報。企業應仔細閱讀相關法規,確認是否符合免辦暫繳的條件。
- 紓困條例施行期間特定資格條件免辦暫繳:為因應疫情影響,政府推出紓困措施,符合特定條件的企業可免辦理暫繳申報。例如,符合「受疫情影響事業」條件的企業,可免辦理暫繳申報。企業應確認是否符合相關條件,並留意相關規定。
除了上述四項重要規定外,企業主還需注意營所稅暫繳申報的繳納期限和相關罰則。建議企業主應及早規劃,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以避免因疏忽而產生罰款。
營所稅暫繳意思結論
總而言之,營所稅暫繳制度是企業財務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透過預先繳納一部分稅款,企業可以有效降低結算申報時的資金壓力,同時也能規避因稅務申報延誤或錯誤導致的罰款風險。此外,營所稅暫繳制度也能讓企業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稅務負擔,有助於企業制定更完善的財務規劃。
掌握營所稅暫繳意思,並積極運用相關資訊與資源,企業就能有效降低稅務負擔,提升稅務申報的順暢度,同時也能為企業的財務健康打下堅實基礎。建議企業主應及早規劃,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並諮詢專業的稅務顧問,以確保申報的正確性,避免因疏忽而產生罰款。
營所稅暫繳意思 常見問題快速FAQ
1. 營所稅暫繳是什麼?
營所稅暫繳是稅法上的分期付款制度,讓公司在每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先將上一年度應繳營所稅的一半繳納給國稅局。這相當於預繳稅款,方便公司分期繳納營所稅,避免在隔年5月結算時一次繳納巨額稅款。
2. 營所稅暫繳的目的是什麼?
營所稅暫繳的主要目的是:
3. 營所稅暫繳應該如何計算?
公司根據上年度的應納稅額,計算出應暫繳稅額,並於9月30日前繳納。例如,上年度應繳營所稅為100萬元,則應暫繳稅額為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