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利事業所得稅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對在台灣經營,以獲取利潤為目的的企業課徵的所得稅。不論是獨資、合夥、公司或合作社,只要是從事工、商、農、林、漁、牧、礦冶等營利事業,或是符合特定條件的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團體,都必須依法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了解這個稅務概念,對於所有企業主和自由工作者來說,都是進行財務管理和稅務申報的重要基礎。
營利事業所得稅的定義
營利事業所得稅,顧名思義,就是針對營利事業的所得課徵的稅款。簡單來說,只要是在中華民國境內經營,以獲取利潤為目的的企業,都需要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這包括了各式各樣的企業型態,例如獨資、合夥、公司、合作社等等,以及各行各業,像是工、商、農、林、漁、牧、礦冶等等。甚至連不符合免稅標準的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團體事業,也需要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
舉例來說,一家販售服飾的商店,透過銷售商品獲取利潤,就屬於營利事業,需要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同樣地,一個提供軟體開發服務的公司,也是透過提供服務獲得利潤,因此也需要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而像是一所私立學校,雖然提供教育服務,但如果其營運目的並非以公益為主要目的,而是以獲取利潤為主要目的,也需要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
換句話說,只要是為了賺錢而經營的企業,就需要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這項稅款是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之一,也是維持國家運作的重要支柱。了解營利事業所得稅的定義,是每個企業經營者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才能有效地進行財務管理和稅務申報。
營利事業的定義
了解「營利事業」的定義是掌握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第一步。根據所得稅法,營利事業指的是以營利為目的,並具備特定條件的組織。這些條件包括:
- 組織形式: 營利事業可以是獨資、合夥、公司或其他組織形式,例如:有限合夥、合資企業等。
- 營利目的: 營利事業的經營目的必須是為了獲取利潤,而非公益或慈善目的。
- 營業牌號或場所: 營利事業通常需要取得營業登記,並有固定的營業場所或營業牌號。
- 產業類型: 營利事業涵蓋的產業非常廣泛,包括工、商、農、林、漁、牧、礦、冶等。
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營利事業範例,讓您更容易理解:
- 公司: 依公司法規定設立登記成立的公司,例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等。
- 合夥組織: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共同出資經營的組織,例如:合夥商店、合夥事務所等。
- 獨資企業: 由個人獨自出資經營的企業,例如:個人工作室、個人商店等。
- 外國公司: 經政府認許在境內營業的外國公司,例如:跨國企業在台灣設立的分公司。
除了上述基本條件外,所得稅法也將以下幾種收入視為營利事業所得:
- 公司股利: 依公司法規定設立登記成立之公司,或經政府認許在境內營業之外國公司所分配之股利。
- 合作社或合夥組織盈餘: 境內之合作社或合夥組織營利事業所分配之盈餘。
- 境內勞務報酬: 在境內提供勞務之報酬,但非境內居住之個人,於課稅年度內在境內居留合計不超過90天者,其自境外雇主所取得之勞務報酬不在此限。
- 利息收入: 自各級政府、境內之法人及境內居住之個人所取得之利息。
- 租金收入: 在境內之財產因租賃而取得之租金。
- 權利金收入: 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秘密方法及各種特許權利,因在境內供他人使用所取得之權利金。
- 財產交易增益: 在境內財產交易之增益。
了解營利事業的定義和相關收入類型,有助於您判斷自身是否屬於營利事業,並進一步了解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計算和申報方式。
營利事業所得稅是什麼.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營利事業所得稅怎麼算?
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計算方式相對簡單,但細節上仍需留意。公司組織的所得稅額計算方式為將所得額乘以稅率,目前營利事業所得稅為單一稅率20%,應於每年5月31日前申報繳納。換句話說,公司在年度結束後,需先計算出當年度的所得額,再乘以20%的稅率,所得出的金額就是應繳納的營利事業所得稅。舉例來說,若一家公司當年度所得額為1000萬元,則應繳納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為1000萬元 x 20% = 200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獨資、合夥組織無須計算及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這是因為獨資、合夥組織的營利所得直接歸課獨資資本主或合夥組織合夥人綜合所得稅。也就是說,獨資或合夥組織的營利所得會被併入個人所得,並依據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稅率進行課稅。因此,獨資、合夥組織的負責人需要在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將其營利所得納入計算。
以下舉例說明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計算方式:
- 公司組織:
- 所得額:1000萬元
- 稅率:20%
- 營利事業所得稅:1000萬元 x 20% = 200萬元
- 獨資組織:
- 營利所得:500萬元
- 獨資資本主綜合所得稅:依據個人綜合所得稅稅率計算
- 合夥組織:
- 營利所得:800萬元
- 合夥人綜合所得稅:依據個人綜合所得稅稅率計算
除了上述計算方式外,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計算還需考慮許多因素,例如:
- 免稅項目:例如公益團體的捐款、政府補助等。
- 扣除項目:例如成本、費用、折舊等。
- 稅務優惠:例如投資抵減、研發費用加碼扣除等。
因此,建議您在計算營利事業所得稅時,應諮詢專業的會計師或稅務顧問,以確保您的計算正確無誤,並能有效節稅。
組織型態 | 所得額 | 稅率 | 應繳稅額 | 備註 |
---|---|---|---|---|
公司組織 | 1000萬元 | 20% | 200萬元 | 依營利事業所得稅計算 |
獨資組織 | 500萬元 | 依個人綜合所得稅稅率計算 | – | 併入個人所得,依個人綜合所得稅稅率計算 |
合夥組織 | 800萬元 | 依個人綜合所得稅稅率計算 | – | 併入個人所得,依個人綜合所得稅稅率計算 |
營利事業所得稅的徵收辦法是什麼?
在109年度更新的所得稅法中,營利事業所得稅的徵收辦法是「依據全年事業營利總收入扣除銷貨退回與銷貨折讓後得到營業收入淨額,再扣除營業成本得到營業毛利,再扣除營業費用及損失總額得到營業淨利,再加上非營業收入總額後扣除非營業損失及費用總額後得到全年淨所得額。」這個計算方式看似複雜,但只要掌握每個步驟的計算方法,就能輕鬆理解。以下將詳細說明每個步驟的計算方式:
1. 營業收入淨額: 營業收入淨額是指企業在一年內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獲得的收入,扣除銷貨退回與銷貨折讓後的金額。例如,一家服飾店在一年內銷售了100萬元的服裝,但其中有10萬元的服裝被退貨,還有5萬元的服裝因為瑕疵而給予折讓,那麼該服飾店的營業收入淨額就是95萬元 (100萬元 – 10萬元 – 5萬元)。
2. 營業毛利: 營業毛利是指企業在一年內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獲得的收入,扣除營業成本後的金額。營業成本是指企業為了生產或銷售商品或服務所發生的成本,例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等。例如,一家服飾店在一年內銷售了95萬元的服裝,而其生產這些服裝的成本為50萬元,那麼該服飾店的營業毛利就是45萬元 (95萬元 – 50萬元)。
3. 營業淨利: 營業淨利是指企業在一年內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獲得的收入,扣除營業成本、營業費用及損失總額後的金額。營業費用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例如租金、水電費、薪資、廣告費等。營業損失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損失,例如壞帳損失、存貨跌價損失等。例如,一家服飾店在一年內銷售了95萬元的服裝,其生產這些服裝的成本為50萬元,其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為15萬元,那麼該服飾店的營業淨利就是30萬元 (95萬元 – 50萬元 – 15萬元)。
4. 全年淨所得額: 全年淨所得額是指企業在一年內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獲得的收入,扣除營業成本、營業費用及損失總額、非營業損失及費用總額後,再加上非營業收入總額後的金額。非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獲得的非營業收入,例如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非營業損失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非營業損失,例如投資損失、賠償損失等。例如,一家服飾店在一年內銷售了95萬元的服裝,其生產這些服裝的成本為50萬元,其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為15萬元,其非營業收入為5萬元,其非營業損失為2萬元,那麼該服飾店的全年淨所得額就是38萬元 (95萬元 – 50萬元 – 15萬元 + 5萬元 – 2萬元)。
以上只是營利事業所得稅計算方法的簡要說明,實際計算過程中還需要考慮許多細節,例如不同行業的稅務規定、不同費用的扣除標準等。建議您諮詢專業的稅務顧問,以確保您的稅務申報正確無誤。
簡易申報
簡易申報是針對年營收(總收入)在 500 萬元以下 的公司所設計的申報方式,相較於查帳申報和擴大書審申報,簡易申報的計算方式更加簡便,不需要詳細的帳簿紀錄,只需要填寫簡化的申報表格即可。 簡易申報的計算方式是直接將公司當年度的營收減去一定比例的成本費用,所得的金額即為課稅所得額。 這個比例是由政府預先設定的,通常會參考同產業的平均成本費用比率,以確保稅務公平。
舉例來說,如果一家公司當年度的營收為 400 萬元,而政府設定的成本費用比率為 60%,那麼這家公司的課稅所得額就是 400 萬元 x (1 – 60%) = 160 萬元。 簡易申報的優點是申報流程簡單,節省時間和成本,適合規模較小的公司或新創企業。 不過,簡易申報的缺點是稅率較高,而且無法像查帳申報或擴大書審申報一樣,透過詳細的帳簿紀錄來主張合理的成本費用,因此在節稅方面較為不利。
選擇簡易申報的企業,需要評估自身情況,如果公司規模較小,營收金額不高,且沒有複雜的成本費用項目,那麼簡易申報可能是比較適合的選擇。 但是,如果公司規模較大,營收金額較高,或者有較多的成本費用項目需要申報,那麼選擇查帳申報或擴大書審申報可能會更為有利。
營利事業所得稅是什麼結論
營利事業所得稅,是所有在台灣從事營利事業的個人或企業都必須了解的稅務概念。從定義、徵收辦法到申報方式,都需要仔細學習才能有效進行財務管理和稅務申報。本文詳細說明了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計算方式、相關的法律規定和申報流程,希望可以幫助您更深入地理解營利事業所得稅的內容,並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
然而,稅務相關知識複雜多變,建議您諮詢專業的會計師或稅務顧問,以獲得更精確的資訊和協助。透過專業的指導,您可以更有效地掌握稅務知識,並進行節稅規劃,讓您的企業經營更加順利。
別忘了,了解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知識,是您成功經營事業的重要一環。只有深入理解相關規定,才能在財務管理和稅務申報方面游刃有餘,為您的事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營利事業所得稅是什麼 常見問題快速FAQ
1. 我是自由工作者,需要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嗎?
是的,如果您是自由工作者,並且以營利為目的提供服務,例如接案、教學、諮詢等,您就需要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 您可以選擇以「個人」或是「獨資」的方式進行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 您可以參考財政部網站或諮詢專業的會計師,以了解適合您的申報方式。
2. 我是小型企業,可以選擇簡易申報嗎?
如果您是小型企業,年營收在500萬元以下,且沒有複雜的成本費用項目,您可以選擇簡易申報,這是一種簡化的申報方式。 簡易申報的優點是申報流程簡單,節省時間和成本,但缺點是稅率較高,且無法像查帳申報一樣透過詳細的帳簿紀錄來主張合理的成本費用。 您可以評估自身情況,選擇適合您的申報方式。
3. 我應該如何計算營利事業所得稅?
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計算方式相對複雜,需要考慮許多因素,例如營業收入、成本費用、免稅項目、扣除項目、稅務優惠等。 建議您諮詢專業的會計師或稅務顧問,以確保您的計算正確無誤,並能有效節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