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公司在招募時,都會強調「享勞健保」,但其實為員工投保勞健保是雇主的法定義務,並非額外福利。沒幫員工保勞健保,不僅違法,更會面臨罰款甚至刑事責任。雇主可能會認為和員工約定不保勞保就能避免違法,但事實上,即使是員工主動要求不保,雇主仍需依法為員工投保,否則將面臨罰款。雇主應了解,投保勞健保不僅是保障員工的權益,也是維護公司形象的重要環節,不可輕忽。
可以參考 如何計算基本生活費差額?完整教學,讓你申報所得稅更省錢!
雇主不為員工投保勞健保的嚴重後果
在台灣,雇主為員工投保勞工保險及全民健康保險是法定義務,絕非可選擇性項目。然而,許多中小企業老闆可能因成本考量,或誤以為與員工簽訂協議即可規避責任,而選擇不為員工投保勞健保。這種行為不僅違法,更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不僅損害員工權益,更讓企業面臨法律風險及形象損失。
首先,雇主不為員工投保勞健保,將直接違反勞工保險條例及全民健康保險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根據勞工保險條例第6條規定,雇用五人以上之事業單位,雇主應為年滿十五歲以上,六十五歲以下之所有勞工投保勞保。而全民健康保險法則規定,雇主應為受僱者投保全民健康保險。雇主若未依法辦理投保,將面臨主管機關的處罰,包括罰鍰甚至刑事責任。
其次,雇主不為員工投保勞健保,將剝奪員工應有的勞工保險及健保保障,造成員工在工作中受傷或生病時無法獲得應有的醫療及經濟補助。例如,員工在工作中發生意外事故,若未投保勞工保險,將無法獲得勞工保險給付,包括醫療費用、傷病給付、失能給付等,造成員工經濟上的重大損失。此外,未投保健保的員工,若生病就醫,也需自行負擔全部醫療費用,加重員工的經濟負擔。
更重要的是,雇主不為員工投保勞健保,將損害企業形象,影響企業招聘人才的競爭力。在現今重視勞工權益的社會氛圍下,雇主不為員工投保勞健保的行為,將被視為不負責任、不尊重員工的表現,進而影響企業的聲譽,降低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
公司幫員工保勞健保的義務
公司可以幫員工保勞健保嗎? 答案是肯定的!根據就業保險法§5規定,公司只要僱用一名員工,雇主就要幫新進人員在「到職當日」投保就保,因此即使公司不滿五人仍要幫勞工申報參加就保。雇主幫員工申報參加勞保同時會自動加入就業保險資格,這表示員工除了享有勞保的保障外,也同時擁有就保的權益。
符合就保資格的勞工,可以申請的保險給付包含以下項目:
- 失業給付:當勞工符合失業給付條件時,可以領取失業補助,幫助他們度過失業期間。
- 提早就業獎助津貼:鼓勵失業勞工儘快重返職場,並提供一定的獎勵金。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提供失業勞工參加職業訓練的補助,幫助他們提升技能,增加就業機會。
- 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提供育嬰期間的勞工一定的津貼,減輕育兒負擔。
- 失業勞工及眷屬健保費補助:協助失業勞工及其眷屬繳納健保費,維持醫療保障。
和勞保相同,若雇主沒有依法幫員工投保就保,導致員工無法請領上述保險給付,勞工可向雇主求償。因此,雇主必須了解相關法規,並確實履行投保義務,才能保障員工權益,避免日後產生勞資糾紛。
沒幫員工保勞健保.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勞保沒繳會怎樣? 雇主沒有幫勞工投保勞保,或未繳納雇主應負擔之勞保費,勞工在什麼情形可以請求賠償呢?
有關這個問題,可從兩個方面來討論。例如老闆總共欠了10萬元的勞保費沒繳給勞保局,勞工可以要求雇主把10萬元賠給自己嗎?答案是否定的。雇主未幫員工投保,沒負擔應繳納之保險費,受有損害者為勞健保單位(勞工保險局),而不是勞工,所以勞工不得依侵權行為或不當得利的法律關係,要求雇主請求賠償或返還其所支付應納保險費之差額。
然而,勞工仍然可以主張雇主違反勞動契約的責任,要求雇主給付勞工因雇主未繳納勞保費而遭受的損害。例如,勞工因雇主未繳納勞保費而無法領取失業給付、生育給付、傷病給付等,勞工可以向雇主請求賠償這些損失。但需要注意的是,勞工必須提出證據證明自己因雇主未繳納勞保費而遭受的實際損失,才能獲得賠償。此外,勞工也可以向勞動基準法主管機關申訴,要求雇主補繳勞保費,並依法處罰雇主。
舉例來說,假設勞工因雇主未繳納勞保費而無法領取生育給付,勞工可以向雇主請求賠償生育給付金額。但勞工必須提出證據證明自己符合生育給付的資格,例如生育證明等,才能獲得賠償。此外,勞工也可以向勞動基準法主管機關申訴,要求雇主補繳勞保費,並依法處罰雇主。
總之,雇主未繳納勞保費,勞工可以依據不同的法律關係,採取不同的行動。勞工可以向勞健保單位申訴,要求雇主補繳勞保費,也可以向雇主請求賠償因雇主未繳納勞保費而遭受的損失。但勞工必須提出證據證明自己遭受的損失,才能獲得賠償。
問題 | 解答 |
---|---|
雇主未繳納勞保費,勞工是否可以要求雇主賠償所有未繳的保費? | 否,雇主未繳納勞保費,受有損害者是勞健保單位,而非勞工。勞工無法依侵權行為或不當得利請求賠償。 |
勞工因雇主未繳納勞保費,可以主張什麼權利? | 勞工可以主張雇主違反勞動契約責任,要求雇主賠償因未繳納勞保費而遭受的損失,例如無法領取失業給付、生育給付、傷病給付等。 |
勞工要如何獲得賠償? | 勞工必須提出證據證明因雇主未繳納勞保費而遭受的實際損失,才能獲得賠償。 |
勞工還可以採取什麼行動? | 勞工可以向勞動基準法主管機關申訴,要求雇主補繳勞保費,並依法處罰雇主。 |
舉例來說,勞工因雇主未繳納勞保費無法領取生育給付,如何獲得賠償? | 勞工必須提出證據證明自己符合生育給付資格,例如生育證明等,才能向雇主請求賠償生育給付金額。 |
總結 | 雇主未繳納勞保費,勞工可以向勞健保單位申訴或向雇主請求賠償損失,但需提出證據證明實際損失才能獲得賠償。 |
如何保障勞工健康?
接觸有害化學物質會對人體造成多種傷害,例如眼睛、皮膚、呼吸道、消化系統等。因此,選用適當的防護衣具是保障勞工健康的主要工具。適當的化學防護具可避免勞工因接觸有害化學物質而產生皮膚病變或身體傷害。以下將針對不同化學物質的特性和接觸途徑,說明如何選擇適當的防護設備:
1. 眼睛 (結膜) 傷害:
- 接觸途徑:液體、固體、氣體或蒸氣
- 傷害類型:刺激、腐蝕
- 防護設備:安全眼鏡、護目鏡、面罩
- 選擇原則:根據化學物質的特性,選擇具有防護等級的防護眼鏡或護目鏡,例如防酸鹼、防有機溶劑等。
2. 食入傷害:
- 接觸途徑:誤食
- 傷害類型:刺激、腐蝕、中毒
- 防護設備:手套、防護服、口罩
- 選擇原則:選擇防護手套和防護服,避免接觸到有害化學物質,同時也要注意工作環境的清潔衛生,避免誤食。
3. 注射傷害:
- 接觸途徑:針刺、割傷
- 傷害類型:中毒、感染
- 防護設備:手套、防護服
- 選擇原則:選擇耐穿刺、防化學物質的手套和防護服,並注意工作環境的清潔衛生,避免針刺、割傷。
4. 皮膚傷害:
- 接觸途徑:液體、固體、氣體或蒸氣
- 傷害類型:刺激、腐蝕、過敏反應
- 防護設備:防護服、手套、鞋靴
- 選擇原則:根據化學物質的特性,選擇具有防護等級的防護服、手套、鞋靴,例如防酸鹼、防有機溶劑等。
5. 呼吸道傷害:
- 接觸途徑:吸入
- 傷害類型:刺激、腐蝕、中毒、肺部傷害
- 防護設備: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
- 選擇原則:根據化學物質的特性,選擇具有防護等級的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例如防有機氣體、防酸鹼蒸氣等。
6. 肺部傷害:
- 接觸途徑:吸入
- 傷害類型:刺激、腐蝕、中毒、肺部疾病
- 防護設備: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
- 選擇原則:根據化學物質的特性,選擇具有防護等級的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例如防有機氣體、防酸鹼蒸氣等。
除了上述防護設備外,還需注意工作環境的通風換氣,以及定期檢查和維護防護設備,以確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負責人勞健保投保規定
負責人是否需要投保勞健保,主要取決於公司員工數,依法規可分為三種情況:
- 未僱用員工之事業負責人(一人公司):依據勞保局規定的投保單位說明,未僱用員工之事業負責人(一人公司),尚不得成立投保單位單獨辦理加保,但可於其他受僱公司或職業工會加保。換句話說,一人公司負責人無法單獨以公司名義投保勞保,只能選擇加入其他受雇公司或職業工會。
- 僱用員工數在5人以下的公司:根據勞工保險條例第6條規定,負責人為自願投保對象,也就是說,負責人可以選擇是否加入勞保。但即使選擇不加入勞保,也必須為員工申報勞健保、就業保險和勞退。
- 僱用員工數在5人以上的公司:負責人必須強制投保勞健保,同時也必須為員工申報勞健保、就業保險和勞退。
除了上述規定外,勞動部也明確表示,負責人可以自願參加勞保,但必須為所屬員工申報參加就業保險及提繳勞工退休金。換句話說,即使負責人選擇不加入勞保,也必須為員工辦理相關保險和退休金。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5月1日「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上路後,即使是5人以下的公司屬於自願加保,也必須要幫勞工申報勞工職業災害保險。這項法規的實施,更突顯了雇主對員工安全的責任,即使公司規模較小,也必須為員工提供基本的職業災害保障。
總而言之,負責人投保勞健保的規定與義務,與公司規模息息相關。除了自身投保外,負責人更需負起為員工申報勞健保、就業保險和勞退的責任。了解相關法規,並依法辦理投保,不僅能保障自身權益,也能為員工提供完善的保障。
沒幫員工保勞健保結論
雇主不為員工投保勞健保的行為不僅違法,更會帶來嚴重的後果。除了面臨罰款甚至刑事責任外,更會損害員工權益,影響企業形象,降低企業競爭力。因此,雇主應了解相關法規,並確實履行投保義務,才能保障員工權益,避免日後產生勞資糾紛。
雇主應將為員工投保勞健保視為法定義務,而非額外福利。不僅要為員工申報勞工保險、全民健康保險,還要為員工投保就業保險,確保員工在工作中受傷或生病時,能獲得應有的醫療及經濟補助。
企業主應重視勞工權益,建立良好的勞資關係。唯有依法為員工投保勞健保,才能建立穩固的雇主與員工關係,保障員工權益,維護公司形象,提升企業競爭力。
沒幫員工保勞健保 常見問題快速FAQ
雇主跟員工簽訂協議,員工同意不保勞健保,可以嗎?
即使員工同意不保勞健保,雇主仍需依法為員工投保。雇主與員工之間的協議或約定,無法免除雇主依法為員工投保的義務。
雇主未幫員工投保勞健保,員工可以怎麼做?
員工可以向勞動基準法主管機關申訴,要求雇主補繳勞健保費,並依法處罰雇主。此外,員工也可以向雇主提出民事訴訟,要求雇主賠償因未投保勞健保而造成的損失。
雇主未幫員工投保勞健保,會被罰多少錢?
雇主未幫員工投保勞健保,將依違反勞工保險條例及全民健康保險法等相關法律規定,面臨罰鍰甚至刑事責任。罰款金額依違法情節而定,最高可達新台幣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