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多少錢要扣二代健保」嗎?簡單來說,只要你單筆收入未超過2萬元,就不需要繳納補充保費。但要注意的是,如果短時間內收到多筆收入,即使每筆都低於2萬元,仍然可能被視為同一筆而需要補繳保費。
可以參考 發票種類介紹:統一發票種類與使用指南
多少錢要扣二代健保?
對於自由接案者、兼職工作者或小額收入者來說,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可能讓人感到困惑。許多人常問:「到底要賺多少錢才會被扣二代健保?」其實,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起扣點為 NT$ 2 萬元,只要「單筆」給付金額未超過 NT$ 2 萬元就可以免扣補充保費。 舉例來說,如果你接了一份案子,報酬為 1 萬 5 千元,那麼你就不需要繳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然而,要注意的是,即使你獲得多筆給付,只要每筆金額都未超過 NT$ 2 萬元,看似可以免扣保費,但實際上,如果這些給付是在短時間內(例如一天內)獲得,健保署可能會將這些給付視為同一筆,而要求你補繳保費。 因此,即使你的收入看似符合免扣條件,還是要留意給付時間,避免因多筆給付而被追繳保費。
接下來,讓我們深入了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並探討如何避免因多筆給付而被追繳保費的實務技巧。 掌握這些資訊,才能有效規避不必要的負擔,安心發展你的事業。
二代健保的利弊分析
二代健保上路後,確實能避免高薪低報、保費短繳,或是個人因無薪資收入而課徵不到保費的情形,在計收保費上變得更加公平。然而,去年健保費率提升後,補充保費費率也連帶調升,公司和個人須負擔的成本也將隨之增加,在給付人力薪資成本計算上不得不留意!
二代健保制度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然而,二代健保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
總體而言,二代健保制度的實施,在提升健保公平性、穩定健保財務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但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保費負擔增加、行政成本提高等問題。因此,政府需要持續優化二代健保制度,並加強宣導,讓民眾更了解二代健保的相關規定,以確保健保制度的健全發展。
多人共同持有房屋出租的補充保險費計算方式
當房屋由多人共同持有並出租時,二代健保補充保險費的計算方式會根據實際租金收入分配給各持有人,並與所得稅扣繳憑單上的所得人進行連結。也就是說,每位房屋持有人需要根據自己實際收到的租金收入繳納補充保險費,而不是以房屋持有人數平均分配。舉例來說,如果一間房屋由甲乙兩人共同持有,並以每月新台幣30,000元出租,其中甲實際收取租金收入20,000元,乙實際收取租金收入10,000元,那麼甲需要繳納的補充保險費將根據20,000元的租金收入計算,而乙則根據10,000元的租金收入計算。
為了確保補充保險費的計算準確,建議房屋持有人在申報租金收入時,應明確標示各持有人實際收到的租金金額,並與所得稅扣繳憑單上的所得人資訊相符。這樣一來,健保署就能根據實際租金收入分配給各持有人,並依據其收入水平計算補充保險費,避免因資訊不完整或錯誤而產生繳費糾紛。
此外,若房屋持有人為個人,應依據個人所得稅申報的租金收入計算補充保險費。若房屋持有人為公司或其他法人,則應依據公司或法人所得稅申報的租金收入計算補充保險費。
值得注意的是,二代健保補充保險費的計算方式與所得稅申報方式息息相關。因此,房屋持有人在申報租金收入時,應注意相關規定,並確保申報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避免因資訊錯誤而產生不必要的繳費負擔。
項目 | 說明 |
---|---|
租金收入分配 | 當房屋由多人共同持有並出租時,二代健保補充保險費的計算方式會根據實際租金收入分配給各持有人,並與所得稅扣繳憑單上的所得人進行連結。 |
繳費標準 | 每位房屋持有人需要根據自己實際收到的租金收入繳納補充保險費,而不是以房屋持有人數平均分配。 |
申報租金收入 | 建議房屋持有人在申報租金收入時,應明確標示各持有人實際收到的租金金額,並與所得稅扣繳憑單上的所得人資訊相符。 |
個人持有 | 若房屋持有人為個人,應依據個人所得稅申報的租金收入計算補充保險費。 |
公司或法人持有 | 若房屋持有人為公司或其他法人,則應依據公司或法人所得稅申報的租金收入計算補充保險費。 |
注意事項 | 二代健保補充保險費的計算方式與所得稅申報方式息息相關。因此,房屋持有人在申報租金收入時,應注意相關規定,並確保申報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避免因資訊錯誤而產生不必要的繳費負擔。 |
二代健保手術險怎麼轉換?
二代健保手術險怎麼轉換? 手術險基本上與住院日額一樣,目前已經不適合現今的醫療環境了,原因為二代健保實施,手術費會由健保cover近九成,而手術主要的理賠為手術費,在手術費會由健保cover近九成的情況下,手術險的槓桿比例非常差,建議轉換到實支實付。 建議除了20NPL、20B1A、PLCL其他都轉換到他家。
為什麼說二代健保手術險已經不適合現今的醫療環境了呢?主要原因是二代健保實施後,手術費用由健保支付近九成,導致手術險的理賠效益大幅降低。舉例來說,過去手術險主要理賠項目是手術費用,但現在手術費用大部分由健保支付,手術險的理賠金額相對減少,槓桿比例也變得非常差。
那麼,應該如何轉換二代健保手術險呢?建議將除了20NPL、20B1A、PLCL以外的二代健保手術險轉換到其他保險公司提供的實支實付方案。實支實付保險可以更有效地涵蓋醫療費用,包括自費項目,更符合現今醫療環境。
轉換到實支實付保險有哪些優勢呢?首先,實支實付保險可以理賠自費項目,例如自費藥物、自費病房、自費手術等,這些費用通常不在二代健保手術險的理賠範圍內。其次,實支實付保險的理賠金額通常以實際醫療費用為準,不受手術項目或金額的限制,可以更有效地保障您的醫療支出。
當然,轉換保險需要仔細評估,建議您諮詢專業的保險理財規劃師,了解不同保險方案的優缺點,選擇最適合您的方案。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
了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才能準確掌握自己的扣繳金額。以下將針對不同所得項目進行說明,讓您更清楚了解扣繳的細節:
高額獎金:高額獎金的計算方式較為複雜,需將全年累計獎金與投保金額進行比較。首先,將全年累計獎金減去投保金額的4倍,若結果為正數,則表示需要扣繳補充保費。例如,您的全年累計獎金為 100 萬元,投保金額為 25 萬元,則 100 萬元 – (25 萬元 × 4) = 0 萬元,表示不需要扣繳補充保費。但若全年累計獎金為 120 萬元,則 120 萬元 – (25 萬元 × 4) = 20 萬元,表示需要扣繳補充保費。需要注意的是,單次給付金額超過 1,000 萬元的部分,則不需再扣繳補充保費。
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這五類所得的扣繳方式較為簡單,只要單次給付金額超過 2 萬元,就需要扣繳 2.11% 的補充保費。例如,您擔任兼職講師,單次授課酬勞為 3 萬元,則需要扣繳 3 萬元 × 2.11% = 633 元的補充保費。
單筆給付超過 2 萬元才需要扣繳補充保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天內有多筆給付報酬,即使單筆金額未超過 2 萬元,也可能被視為同筆報酬,而需要扣繳補充保費。例如,您一天內擔任兩場兼職講師,每場酬勞為 1.5 萬元,則兩筆酬勞合計 3 萬元,需要扣繳補充保費。
免扣繳的情況:若您屬於以下情況,則可以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 單筆給付金額未超過 2 萬元:例如,您擔任兼職講師,單次授課酬勞為 1 萬元,則不需要扣繳補充保費。
- 所得來源為免稅所得:例如,您獲得的獎學金或補助金,屬於免稅所得,則不需要扣繳補充保費。
- 屬於免繳補充保費的對象:例如,您是低收入戶或身心障礙者,則可以申請免繳補充保費。
了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可以幫助您更精準地掌握自己的扣繳金額,避免因疏忽而產生額外負擔。若您有任何疑問,建議您諮詢專業人士,以確保您的扣繳正確無誤。
多少錢要扣二代健保結論
想知道「多少錢要扣二代健保」嗎?其實,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起扣點為 NT$ 2 萬元,只要「單筆」給付金額未超過 NT$ 2 萬元就可以免扣補充保費。 但別忘了,即使你收入看似符合免扣條件,還是要留意給付時間,避免因多筆給付而被追繳保費。
掌握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才能準確掌握自己的扣繳金額,避免因疏忽而產生額外負擔。 若您有任何疑問,建議您諮詢專業人士,以確保您的扣繳正確無誤。
多少錢要扣二代健保 常見問題快速FAQ
單筆收入多少錢以下就不用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單筆收入只要未超過新台幣2萬元,就不需要繳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例如,你接了一份案子,報酬為1萬5千元,那麼你就不需要繳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如果一天內收到好幾筆收入,每筆都低於2萬元,需要繳保費嗎?
即使你獲得多筆給付,只要每筆金額都未超過 NT$ 2 萬元,看似可以免扣保費,但實際上,如果這些給付是在短時間內(例如一天內)獲得,健保署可能會將這些給付視為同一筆,而要求你補繳保費。 因此,即使你的收入看似符合免扣條件,還是要留意給付時間,避免因多筆給付而被追繳保費。
有哪些情況可以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除了單筆收入未超過2萬元,以下情況也可以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 所得來源為免稅所得:例如獎學金或補助金。
- 屬於免繳補充保費的對象:例如低收入戶或身心障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