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企業主可能誤以為只要幫員工投勞保,就算完成法規要求,但事實上,「只投勞保不投健保」是違法的!即使員工簽署自願放棄勞健保切結書,雇主仍可能違法遭罰。依法投保勞保和健保是強制性的,即使員工不願投保,雇主也必須依法為其投保。雇主若未依法投保,除了可能面臨罰款外,也可能衍生其他法律糾紛。
雇主投保勞健保的義務與員工自願放棄的效力
在台灣,雇主為員工投保勞工保險和全民健康保險是法律的強制規定,這點不容置疑。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有些雇主可能會因為成本考量或其他因素,而選擇只為員工投保勞工保險,卻未投保全民健康保險。這種做法看似省錢,但卻可能埋下巨大的法律風險。即使員工自願簽署放棄勞健保的切結書,也無法減輕雇主的法律責任。根據勞工保險條例和全民健康保險法,雇主有義務為符合投保資格的員工投保勞健保,即使員工自願放棄,雇主仍需依法投保。
根據勞工保險條例第 3 條,前二項所稱勞工,包括在職外國籍員工。也就是說,只要是受僱於雇主,且符合勞工保險條例規定的條件,無論國籍為何,雇主都有義務為其投保勞工保險。而全民健康保險法也規定,雇主應為其僱用之員工投保全民健康保險。因此,即使員工自願放棄勞健保,雇主仍有法律上的投保義務,不能以員工自願放棄為由而逃避責任。
雇主若未依法為員工投保勞健保,將面臨嚴重的後果。根據勞工保險條例和全民健康保險法,雇主可能被處以罰鍰,甚至可能面臨刑事責任。此外,雇主也可能因未為員工投保健保而導致員工在生病或受傷時無法獲得醫療照護,進而產生勞資糾紛,影響企業形象和營運。因此,雇主應重視勞健保投保的法律義務,切勿以任何理由違法拒絕投保。
雇主應了解,員工自願放棄勞健保的切結書,並不能免除雇主的投保責任。即使員工簽署了放棄切結書,雇主仍可能因為未依法投保而被處罰。因此,雇主應積極了解相關法規,並依法為員工投保勞健保,才能確保自身權益,避免觸犯法律。
雇主未幫員工投保就保的後果
許多雇主可能認為,只要幫員工投保勞保,就已經滿足了法令規範,但事實上,依據就業保險法規定,公司只要僱用一名員工,雇主就要幫新進人員在「到職當日」投保就保,因此即使公司不滿五人仍要幫勞工申報參加就保。雇主幫員工申報參加勞保同時會自動加入就業保險資格,符合就保資格的勞工,可以申請的保險給付有:
- 失業給付:當勞工因非自願離職或失業時,可申請失業給付,以維持基本生活。
- 提早就業獎助津貼:鼓勵失業勞工儘快重返職場,提供提早就業獎助津貼。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鼓勵失業勞工參加職業訓練,提供生活津貼補助。
- 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提供育嬰留職停薪津貼,鼓勵勞工照顧新生兒或幼童。
- 失業勞工及眷屬健保費補助:協助失業勞工及其眷屬繳納健保費,維持健保資格。
然而,若雇主沒有依法幫員工投保就保,導致員工無法請領上述保險給付,勞工可向雇主求償。舉例來說,員工因非自願離職而失業,但雇主未幫員工投保就保,導致員工無法申請失業給付,員工便可向雇主主張損害賠償,要求雇主賠償因未投保就保而損失的失業給付金額。此外,雇主未幫員工投保就保,也可能面臨勞動檢查的處罰,例如罰鍰或限期改善等。因此,雇主應確實了解相關法規,依法為員工投保就保,避免違法行為及損害員工權益。
沒有上班可以繼續投保勞保嗎?
雖然勞保屬在職保險,但並非只要沒工作,就不得投保勞保。許多人可能不清楚,即使沒有工作,仍然可以繼續投保勞保,只是需要符合特定的條件。例如,服兵役、派遣出國考察研習、因傷病請假致留職停薪、因案停職或被羈押尚未經法院判決確定等情形,都可繼續投保勞保。這些特殊情況,主要是因為勞保法規考量到這些情況下,雖然沒有工作,但仍需要保障,因此允許繼續投保。
除了上述情況外,還有以下幾種特殊情況,即使沒有工作,也能繼續投保勞保:
- 育嬰留職停薪:根據勞動基準法,女性員工生育後,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可以繼續投保勞保,並享有生育給付等相關權益。
- 職災勞工在醫療期間退保:勞工因職業災害導致傷病,在醫療期間退保,可以繼續投保勞保,並享有職災給付等相關權益。
- 投保勞保滿15年被資遣,但尚未符合老年給付請領條件者:勞工投保勞保滿15年,被資遣後,尚未符合老年給付請領條件,可以繼續投保勞保,直到符合請領條件為止。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符合上述特殊情況,也需要符合相關的規定和手續。例如,育嬰留職停薪需要向雇主提出申請,並提供相關證明文件;職災勞工在醫療期間退保需要向勞保局申請,並提供醫療證明等文件。
建議您在投保勞保前,先向勞保局諮詢,確認自身情況是否符合投保資格,以及如何進行相關手續。
條件 | 說明 |
---|---|
服兵役、派遣出國考察研習、因傷病請假致留職停薪、因案停職或被羈押尚未經法院判決確定等情形 | 勞保法規考量到這些情況下,雖然沒有工作,但仍需要保障,因此允許繼續投保。 |
育嬰留職停薪 | 根據勞動基準法,女性員工生育後,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可以繼續投保勞保,並享有生育給付等相關權益。 |
職災勞工在醫療期間退保 | 勞工因職業災害導致傷病,在醫療期間退保,可以繼續投保勞保,並享有職災給付等相關權益。 |
投保勞保滿15年被資遣,但尚未符合老年給付請領條件者 | 勞工投保勞保滿15年,被資遣後,尚未符合老年給付請領條件,可以繼續投保勞保,直到符合請領條件為止。 |
負責人投保勞保的選擇
除了公司強制為員工投保勞保外,負責人本身是否需要投保勞保,以及如何投保,也是許多企業主會遇到的問題。根據勞動法規,負責人因非員工身分,不需強制投保勞保,但可以選擇自願與員工一同加保勞保。若負責人選擇不與員工一同加保勞保,則可以考慮投保職業工會或繳納國民年金。
負責人投保勞保的選擇主要有以下幾種:
- 與員工一同加保公司勞保: 負責人可以選擇自願與員工一同加保公司勞保,享受與員工相同的勞保福利,例如生育給付、傷病給付、失業給付等。
- 投保職業工會: 負責人可以選擇加入職業工會,並以職業工會會員身分投保勞保。職業工會的勞保費率與公司勞保相同,但職業工會的勞保給付項目可能與公司勞保有所不同。
- 繳納國民年金: 負責人也可以選擇繳納國民年金,享受國民年金的福利,例如老年年金、身心障礙年金、遺屬年金等。國民年金的費率較低,但給付項目也較少。
負責人投保勞保的選擇,應根據自身需求和經濟狀況進行考量。例如,如果負責人希望享受與員工相同的勞保福利,且公司規模較大,可以選擇與員工一同加保公司勞保。如果負責人希望降低勞保費用的負擔,可以選擇投保職業工會或繳納國民年金。
此外,負責人若有在公司投保勞保,勞保費有分成個人負擔及公司負擔,公司負擔的部分可以當成公司的費用。相對負責人的健保,則是由負責人自行全額負擔,不能當公司的費用。
雇主如何幫員工投保健保?
除了勞保之外,雇主也必須為員工投保健保。健保是全民健保的簡稱,是由政府主導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提供全民醫療服務,保障國民健康。依照《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只要是年滿15歲以上、65歲以下的勞工,並受雇於事業單位,雇主就必須為員工投保健保。
健保投保的流程相對簡單,雇主只需將員工的資料,包含姓名、身分證字號、出生日期、地址等,向健保局申報即可。健保局會核發健保卡給員工,讓員工在就醫時可以使用。
健保費的負擔比例則由雇主和員工共同分擔。雇主需支付員工健保費的70%,員工則支付30%。健保費的計算方式會依據員工的薪資而有所不同。
健保投保的時機,則與勞保相同,都是員工到職第一天起,雇主就需要幫員工投保健保。雇主若未依法為員工投保健保,將會面臨罰款,甚至可能被移送法辦。
健保提供許多醫療服務,例如門診、住院、手術、藥品等。此外,健保也提供部分預防保健服務,例如成人預防保健、兒童預防保健等。健保的保障範圍非常廣泛,可以有效減輕員工的醫療負擔。
雇主應了解,為員工投保健保是法定義務,也是保障員工健康和福祉的必要措施。雇主應積極配合健保制度,確保員工享有健保的保障,並安心工作。
只投勞保不投健保結論
綜上所述,只投勞保不投健保的做法是違法的,雇主應重視投保勞健保的法律義務,並確保所有符合資格的員工都能享有勞工保險和全民健康保險的保障。即使員工自願放棄健保,雇主仍需依法投保,不可以任何理由拒絕投保。雇主若未依法投保,除了可能面臨罰款外,也可能衍生其他法律糾紛,影響企業形象和營運。因此,雇主應積極了解相關法規,並依法為員工投保勞健保,才能確保自身權益,避免觸犯法律。
為了避免違法投保的風險,雇主應積極了解相關法規,並依法為員工投保勞健保。此外,雇主也可以與員工溝通,共同了解投保勞健保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勞資關係,確保員工能獲得應有的保障。
只投勞保不投健保 常見問題快速FAQ
員工自願放棄健保,雇主不用投保了嗎?
即使員工簽署自願放棄健保的切結書,雇主仍有義務為員工投保健保。依法,雇主應為員工投保勞健保,員工的個人意願並不能免除雇主的法律責任。
雇主未幫員工投保健保,會被罰多少錢?
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雇主未依法為員工投保健保,將會被處以罰鍰,罰鍰金額為未投保金額的 1-3 倍。此外,雇主還可能面臨其他法律責任,例如被移送法辦等。
員工不願意投保健保,雇主該怎麼辦?
雇主應向員工說明投保健保的重要性,並協助員工了解相關法規和權益。如果員工仍不願意投保,雇主可以提供其他合規的解決方案,例如協助員工申請自費健保或其他保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