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雇主可能以為只要幫員工投保健保,就能免除勞保的責任。然而,只保健保,不保勞保是違法的!根據勞動法規,雇主有義務為員工投保勞工保險,即使員工自願放棄勞健保,也無法免除雇主的投保責任。如果您沒有為員工投保勞保,不僅可能面臨勞動檢查的處罰,更可能導致勞工求償,損害企業信譽。了解相關法律規定,為員工投保勞保,才能建立良好的勞資關係。

可以參考 公司幾人要保勞健保?小型企業投保指南

只保健保,不保勞保:依法投保勞保是法律的強制規定

許多企業主或人事主管可能抱持著「只保健保,不保勞保」的想法,認為這樣可以節省成本。然而,這種觀念是錯誤的,而且非常危險!依法,雇主必須為受僱者投保勞工保險,即使員工自願提出不保勞健保的要求,也無法免除雇主投保的義務。這項規定是為了保障勞工在工作中發生意外或疾病時,能獲得必要的醫療、失業、職災等保障,避免勞工因缺乏保障而陷入困境。

雇主違法不保勞保的後果非常嚴重,除了可能面臨勞動檢查處罰外,更可能遭到勞工求償,甚至影響企業信譽,得不償失。因此,企業主必須了解相關法規,並確實為員工投保勞工保險,才能保障員工權益,同時也避免觸犯法律。

以下將詳細說明雇主違法不保勞保的後果,以及如何合法合規地為員工投保勞工保險,幫助企業主了解相關法規,避免觸法,並建立良好的勞資關係。

公司可以幫員工保勞健保嗎?

許多中小企業老闆可能會認為,公司規模小,員工人數少,就不用幫員工投保勞保,只要幫員工投保健保就可以了。然而,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根據台灣勞動法規,只要公司僱用一名員工,雇主就必須在員工到職當日為其投保就保(就業保險法§5),因此即使公司不滿五人仍要幫勞工申報參加就保。這也代表著,公司只要僱用員工,就必須同時為其投保勞保和健保。

雇主幫員工申報參加勞保同時會自動加入就業保險資格,符合就保資格的勞工,可以申請的保險給付有:

  • 失業給付:勞工因非自願離職或失業,符合特定條件,可領取失業給付,幫助他們度過失業期間。
  • 提早就業獎助津貼:勞工提早結束失業狀態,重新投入就業市場,可領取提早就業獎助津貼,鼓勵勞工積極尋找工作。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勞工參加政府辦理的職業訓練課程,可領取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減輕訓練期間的經濟負擔。
  • 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勞工因育兒需要,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可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減輕家庭經濟壓力。
  • 失業勞工及眷屬健保費補助:符合特定條件的失業勞工及其眷屬,可領取健保費補助,減輕健保費負擔。

和勞保相同,若雇主沒有依法幫員工投保就保,導致員工無法請領上述保險給付,勞工可向雇主求償。因此,雇主必須清楚了解相關法規,並依法為員工投保勞健保,才能保障員工權益,避免違法風險。

注意!只保健保,不保勞保的違法風險與投保指南

只保健保 不保勞保.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勞健保是什麼?

「勞健保」是什麼? 那常聽到的「勞工保險」又簡稱為「勞保」,是我國政府給予就業勞工的權益與保障,透過就業單位進行加保的保險,期保障範圍有生育、傷病、失能、老年、死亡等,同時能針對失能、老年及死亡三種給付,更增加了可以每個月領年金的方式,也就是「老年年金」、「失能年金」和「遺屬年金」三種給付。

簡單來說,勞保就像是一張安全網,在勞工朋友們工作時,提供各方面的保障。例如,如果不幸發生意外導致失能,勞保可以提供失能年金,讓您在無法工作的情況下,仍能獲得生活上的基本保障。而當您退休後,勞保也能提供老年年金,讓您在退休後也能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此外,勞保也提供生育、傷病等給付,幫助勞工朋友們在遇到人生中的各種狀況時,都能獲得應有的保障。

勞保的保障範圍十分廣泛,涵蓋了勞工朋友們從工作到退休的各個階段。因此,對於所有在台灣工作的勞工朋友們來說,勞保都是不可或缺的保障。而對於雇主來說,依法為員工投保勞保也是應盡的義務,不僅能保障員工的權益,也能讓公司營運更加穩定。

了解勞保的保障內容,才能充分利用勞保的資源,保障自身權益。因此,建議您仔細閱讀相關資訊,並向勞保局或相關單位諮詢,以確保您能充分了解勞保的運作機制,並在需要時獲得應有的保障。

勞健保是什麼?
項目 說明
勞健保 勞工保險,由政府提供給就業勞工的權益與保障,透過就業單位加保。
保障範圍 生育、傷病、失能、老年、死亡等。
給付項目 失能年金、老年年金、遺屬年金。
主要功能 提供勞工在工作、失能、退休等各階段的保障。
對勞工的意義 安全網,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如失能年金、老年年金等。
對雇主的意義 依法為員工投保,保障員工權益,促進公司穩定營運。

勞健保費誰負擔?

了解勞健保費的負擔比例,對於雇主和員工來說都至關重要。 簡單來說,勞保費的負擔比例是:雇主負擔70% (2,307元),勞工負擔20% (659元),政府負擔10%。 勞退提繳金則是全額由雇主負責提繳6% (1,648元)。 而健保費的負擔比例則為:投保單位負擔60% (1,329元),被保險人負擔30% (426元),政府負擔10%。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依附的眷屬的健保費與被保險人的保險費相同。 以投保級距27,470元的員工為例,雇主要負擔的保費為2,307元+1,648元+1,329元=5,284元。

雇主負擔的勞健保費,會反映在員工的薪資單上,扣除勞工負擔的保費後,才是員工實際領到的薪資。 因此,了解勞健保費的負擔比例,可以幫助雇主更精準地計算員工的薪資,也能讓員工清楚了解自己的實際收入。

此外,雇主也需要了解,未依法為員工投保勞健保,將會面臨罰款等法律責任。 因此,雇主應確實了解相關法規,並依法為員工投保,以保障員工的權益,也避免自己觸法。

對於員工來說,了解勞健保費的負擔比例,可以幫助他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權益,並在必要時向雇主提出相關問題。 例如,如果員工發現自己的薪資單上,扣除的勞健保費金額與實際負擔比例不符,就可以向雇主提出詢問,以確認是否計算錯誤。

總而言之,了解勞健保費的負擔比例,對於雇主和員工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雇主應依法為員工投保,並清楚計算員工的薪資,而員工也應了解自己的權益,並在必要時向雇主提出相關問題。

負責人勞保投保的3種情況

公司負責人勞保的投保方式,會根據公司員工數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 員工數超過5人: 根據勞工保險條例第6條規定,公司負責人必須自願參加勞工保險。這表示負責人必須自行負擔勞保費,並且無法選擇不投保。此外,負責人還需要為所有受僱員工申報勞健保、就業保險和勞退,並負擔相關費用。
  2. 員工數在5人以下: 根據勞工保險條例第6條規定,公司負責人可以選擇自願參加勞工保險,也可以選擇不參加。如果選擇不參加,則不需要繳納勞保費,但也不能享有勞保給付。然而,即使選擇不參加勞保,負責人仍然需要為受僱員工申報勞健保、就業保險和勞退,並負擔相關費用。
  3. 一人公司: 根據勞保局的規定,未僱用員工的事業負責人(一人公司)無法成立投保單位單獨辦理加保。這表示負責人必須在其他受僱公司或職業工會加保,才能享有勞保給付。

需要注意的是,自2022年5月1日起,所有公司都必須為員工申報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即使是5人以下的公司。這表示,即使負責人不參加勞保,也必須為員工投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以保障員工在工作中發生意外時能獲得相關的保險給付。

為了避免違法風險,公司負責人應根據自身情況,了解相關的勞保規定,並選擇適合的投保方式。如果您對公司負責人勞保的投保規定有任何疑問,建議您諮詢專業的勞動法規專家,以確保您的公司符合相關法規,並能合法合規地為員工申報勞健保。

可以參考 只保健保 不保勞保

只保健保 不保勞保結論

本文詳細說明了「只保健保,不保勞保」的違法性,以及雇主必須為員工投保勞工保險的相關法規。許多雇主可能誤以為只投保健保就能免除勞保的責任,但事實上,這是違法的行為。除了可能面臨勞動檢查處罰外,更可能導致勞工求償,損害企業信譽。

雇主除了保障員工的基本權益,也應該為員工投保勞保,才能讓員工在工作中發生意外或疾病時,能獲得必要的醫療、失業、職災等保障。勞保就像一張安全網,能幫助員工在遇到各種人生狀況時,獲得應有的保障。

建立良好的勞資關係,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雇主應履行法定義務,為員工投保勞健保,保障員工權益,才能創造雙贏局面。

只保健保 不保勞保 常見問題快速FAQ

雇主為什麼一定要幫員工投保勞保?

雇主幫員工投保勞保是法律規定,不只是為了保障員工,更是為了確保公司合法經營。勞保除了提供醫療保障外,還涵蓋職災、失業、生育等多項保障,讓員工在工作中遇到意外或疾病時,能獲得應有的保障,也避免雇主面臨違法罰款和勞工求償的風險。

員工可以拒絕雇主幫他們投保勞保嗎?

員工無法拒絕雇主幫他們投保勞保。根據勞動法規,雇主有義務為受僱者投保勞工保險,即使員工自願提出不保勞健保的要求,也無法免除雇主投保的義務。雇主不為員工投保勞保是違法的,員工可以向勞動檢查單位檢舉,雇主可能面臨罰款,甚至可能面臨勞工求償。

雇主幫員工投保勞保需要哪些文件?

雇主需要準備員工的國民身分證、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勞工保險投保資料表等文件,並到勞保局辦理投保手續。雇主也可以委託人力銀行或其他勞務代理公司代辦。建議雇主事先了解相關資訊,並向勞保局或其他相關單位諮詢,以確保投保程序順利完成。

個人頭像照片

By 我是張會

我是張文傑會計師,可以叫我張會,專業從事公司財務與稅務管理工作多年。營運公司知識站的設立,是為了幫助企業主、創業者和經營者掌握營運公司所需的各類知識,無論你是正在籌備創業,還是已經運營公司多年,我們都提供最實用的指導和建議,幫助你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脫穎而出。聯繫方式 [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