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扣健保補充保費」是指公司或其他扣費單位,依法必須為員工或其他對象從其所得或收入中,按費率2.11%扣取並繳納的補充保險費。這適用於公司員工的薪資,以及其他六類所得或收入。例如,公司每月支付員工的薪資總額,扣除員工投保金額後,所剩餘的金額將依此費率計算並繳納補充保險費。 了解代扣健保補充保費的機制,有助於企業及個人正確計算並繳納補充保費,避免因資訊錯誤而造成損失。
可以參考 多少錢要扣二代健保?二代健保起扣點與免扣秘訣大公開!
代扣健保補充保費計算公式
在台灣,健保補充保險費的繳納方式分為「自行申報」和「代扣」兩種。對於企業或公司來說,通常會採用「代扣」的方式,由公司直接從員工薪資中扣除補充保險費,並代為繳納給健保署。而代扣健保補充保險費的計算公式,主要依據「投保單位每月所支付薪資總額」與「其受僱者當月投保金額總額」之間的差額來計算。
具體來說,代扣健保補充保險費的計算公式如下:
(每月給付之薪資所得總額-給付當月受僱者投保金額總額) × 費率2.11%
其中:
- 每月給付之薪資所得總額:指的是公司當月支付給所有員工的薪資總額,包含所得稅格式代號50、79A及79B的薪資所得。
- 給付當月受僱者投保金額總額:指的是公司所有員工當月應繳納的健保費總額,也就是根據員工的薪資所得計算出來的投保金額總和。
- 費率2.11%:為健保補充保險費的固定費率。
舉例來說,假設某公司當月支付給所有員工的薪資總額為100萬元,而所有員工當月應繳納的健保費總額為5萬元,則該公司當月應繳納的健保補充保險費為:(100萬元 – 5萬元) × 2.11% = 20,605元。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僅適用於公司代扣健保補充保險費的情況。對於個人自行申報健保補充保險費,則需要根據不同的所得或收入類型,採用不同的計算公式。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看似複雜,但只要掌握幾個關鍵點,就能輕鬆理解。簡單來說,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公式為:「(個人單次給付金額 – 20,000 元) x 2.1%」。也就是說,當您單次領取的股利超過2萬元時,才需要繳納健保補充保費,而且只針對超過2萬元的部分計算。例如,您單次領取的股利為3萬元,則需要繳納的健保補充保費為 (30,000 – 20,000) x 2.1% = 210元。
值得注意的是,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是以單次給付金額為基準,而非累計金額。也就是說,即使您在一年內領取的股利總額超過2萬元,但只要每次領取的金額都低於2萬元,就不需要繳納健保補充保費。
以下列舉幾個重點,幫助您更清楚了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
- 計算基準:單次給付金額,而非累計金額。
- 門檻金額:單次給付金額超過2萬元才需繳納。
- 計算公式:(個人單次給付金額 – 20,000 元) x 2.1%
- 繳納方式:由發放股利的公司代為扣繳,並於隔年5月申報所得稅時,列入個人所得總額計算。
了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可以幫助您更精準地規劃投資策略,避免不必要的稅務負擔。
代扣補充保費計算公式及限額有哪些?
了解代扣補充保費的計算公式和限額,是精準掌握稅務申報的關鍵。以下將針對不同收入來源,詳細說明代扣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和相關限制:
- 獎金收入:當您每月獎金收入累計超過當月投保金額的4倍後,超過的部分需繳納補充保費。例如,您的投保金額為23,800元,當月獎金收入為100,000元,則需繳納補充保費的金額為 (100,000 – 23,800 x 4) = 8,480元。需要注意的是,單次計算補充保費的金額上限為1,000萬元,也就是說,即使您的獎金收入超過1,000萬元,也只會計算1,000萬元的部分。
- 兼職薪資所得:兼職工作者也需繳納補充保費,計算方式與獎金收入相同,同樣以當月投保金額的4倍為基準。例如,您的投保金額為23,800元,兼職薪資為50,000元,則需繳納補充保費的金額為 (50,000 – 23,800 x 4) = 2,480元。
- 執行業務收入:執行業務收入也需納入補充保費計算範圍。計算方式與獎金收入和兼職薪資所得相同,以當月投保金額的4倍為基準。例如,您的投保金額為23,800元,執行業務收入為80,000元,則需繳納補充保費的金額為 (80,000 – 23,800 x 4) = 4,480元。
- 股利所得:股利所得也需納入補充保費計算範圍。計算方式則以當月投保金額的4倍為基準,但需注意,股利所得的補充保費計算方式較為複雜,需根據您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法規進行計算。建議您諮詢專業的稅務規劃人員,以確保您的計算準確無誤。
掌握代扣補充保費的計算公式和限額,可以幫助您更精準地掌握稅務申報,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建議您仔細閱讀相關法規和政策,並諮詢專業的稅務規劃人員,以確保您的稅務申報準確無誤。
收入來源 | 計算公式 | 限額 |
---|---|---|
獎金收入 | (當月獎金收入 – 當月投保金額 x 4) | 單次計算上限為1,000萬元 |
兼職薪資所得 | (當月兼職薪資 – 當月投保金額 x 4) | 單次計算上限為1,000萬元 |
執行業務收入 | (當月執行業務收入 – 當月投保金額 x 4) | 單次計算上限為1,000萬元 |
股利所得 | (當月股利所得 – 當月投保金額 x 4) | 依實際情況和相關法規計算 |
健保補充保費怎麼扣取?
許多人對於健保補充保費的扣取方式感到困惑,擔心會重複計收。其實,健保補充保費的扣取方式是「就源扣繳」,也就是在發放獎金時直接扣除,並不需要等到年底再進行結算。雖然每次發放獎金時都要計算累計獎金是否超過投保金額四倍,但因補充保險費的扣取仍以當次所發放的獎金為限,所以沒有重複計收補充保險費的問題。舉例來說,假設您的投保金額為 40,000 元,今年 1 月份您獲得了 10 萬元的年終獎金,而 4 月份又獲得了 5 萬元的績效獎金。在計算補充保險費時,會分別計算 1 月份和 4 月份的獎金是否超過投保金額四倍 (16 萬元)。
1 月份的年終獎金 10 萬元超過投保金額四倍,因此需要繳納補充保險費。但 4 月份的績效獎金 5 萬元未超過投保金額四倍,則不需繳納補充保險費。即使您累計的獎金超過了投保金額四倍,但只要當次發放的獎金未超過投保金額四倍,就不需要繳納補充保險費。換句話說,健保補充保費的扣取是針對「每次發放的獎金」進行計算,並不會因為累計獎金超過投保金額四倍,而重複計收補充保險費。
了解健保補充保費的扣取方式,可以幫助您更清楚地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避免不必要的困擾。如果您有任何疑問,建議您諮詢相關單位或專業人士,以獲得更詳細的資訊。
扣費單位如何申報補充保費?
為提升申報效率,並配合時代趨勢,本署自111年2月28日起,不再維護更新單機版,請扣費單位多加利用「補充保險費網路明細申報及列印繳款書系統」或「各類所得扣繳補充保險費明細申報作業」申報補充保險費。
「補充保險費網路明細申報及列印繳款書系統」提供更便捷的線上申報平台,讓扣費單位可輕鬆完成申報作業,並即時列印繳款書,省去傳統紙本申報的繁瑣流程。而「各類所得扣繳補充保險費明細申報作業」則提供更完善的申報功能,讓扣費單位可依照不同所得類別進行申報,並可查詢申報資料,掌握申報進度。
自106年4月1日起,限制補充保費相關作業期限為兩年,意即扣費單位需於扣繳年度結束後兩年內完成申報及繳款。倘扣費單位有逾兩年之列印繳款單及申報明細作業需求,請洽各分區業務組協助辦理相關事宜。
為了避免逾期申報而產生罰款,建議扣費單位務必掌握申報期限,並及時完成申報作業。若有申報上的問題,可參考本署網站的常見問題解答,或撥打客服電話諮詢,以確保申報順利完成。
代扣健保補充保費結論
掌握「代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對於企業和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透過了解相關公式、限額和申報流程,您可以更精準地掌握自己的稅務狀況,避免因資訊錯誤而造成損失。
本文詳細介紹了「代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公式和相關限制,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案例和說明,希望能幫助您更輕鬆地理解相關知識。
建議您仔細閱讀相關法規和政策,並諮詢專業的稅務規劃人員,以確保您的「代扣健保補充保費」申報準確無誤。
代扣健保補充保費 常見問題快速FAQ
Q1: 公司員工領取的年終獎金,是否需要繳納健保補充保費?
不一定。根據規定,當員工每月獎金收入累計超過當月投保金額的 4 倍後,超過的部分才需要繳納補充保費。例如,員工投保金額為 23,800 元,當月獎金收入為 100,000 元,則需要繳納補充保費的金額為 (100,000 – 23,800 x 4) = 8,480 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單次計算補充保費的金額上限為 1,000 萬元,即使您的獎金收入超過 1,000 萬元,也只會計算 1,000 萬元的部分。
Q2: 公司在代扣員工的健保補充保費時,是否需要特別注意哪些事項?
公司在代扣員工的健保補充保費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 確認員工的投保金額是否正確,以確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準確。
- 依規定將扣除的補充保費金額,於次月 15 日前繳納給健保署。
- 妥善保存相關申報資料,例如繳款單據、申報明細等,以備查。
- 定期更新最新的法規資訊,以確保符合現行的規定。
Q3: 公司代扣補充保費的申報期限是多久?
自 106 年 4 月 1 日起,限制補充保費相關作業期限為兩年,意即扣費單位需於扣繳年度結束後兩年內完成申報及繳款。倘扣費單位有逾兩年之列印繳款單及申報明細作業需求,請洽各分區業務組協助辦理相關事宜。為了避免逾期申報而產生罰款,建議扣費單位務必掌握申報期限,並及時完成申報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