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健保2.11補充保費完全攻略:計算、繳費、常見問題一次搞懂!

二代健保2.11補充保費完全攻略:計算、繳費、常見問題一次搞懂!

想知道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怎麼算?「二代健保2.11」就是關鍵!當你的收入超過一定門檻,除了基本健保費,你可能還需要繳納補充保費,其費率為 2.11%。這個額外的費用針對六種所得或收入計算,包含薪資、利息、租金、權利金、財產交易所得和其它所得。根據公式,計費所得或收入乘以 2.11% 就是你要繳納的補充保費。不過,免稅額、特別扣除額和標準扣除額都會影響你的計費所得,進而影響補充保費的金額。 想要了解更詳細的資訊,可以參考健保署網站。

可以參考 工商憑證一定要現在辦嗎?之後再辦可以嗎?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什麼?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顧名思義,就是針對高收入者額外加徵的健保費用,目的是讓高收入者負擔更多健保資源,以維持健保制度的永續發展。簡單來說,就是當您的收入超過一定門檻時,除了原本的健保費之外,還需要額外繳納補充保費。這項制度自2013年起實施,目的在於讓高收入者更公平地分擔健保支出,並確保健保資源能永續運作。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費率為 2.11%,並非直接對所有收入都課徵,而是根據六種所得或收入類別計算,分別為:

  • 經常性薪資所得:指每月固定發放的薪資,例如公司員工的薪水。
  • 利息所得:指存款利息、債券利息等所得,例如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 租金所得:指出租房屋或土地所獲得的租金收入,例如將房子出租給他人獲得的租金。
  • 權利金所得:指版權、專利等權利金收入,例如著作權、專利權的授權使用費。
  • 財產交易所得:指股票、房地產等交易所得,例如股票買賣的獲利。
  • 其他所得:包含獎金、稿費、佣金等,例如年終獎金、寫作稿費、銷售佣金等。

需要注意的是,補充保費的計費所得或收入會扣除一些項目,例如免稅額、特別扣除額、標準扣除額等,這些項目會影響您的實際計費所得,進而影響補充保費的金額。因此,了解這些扣除項目對於計算補充保費至關重要。

二代健保的運作機制

二代健保的運作機制主要圍繞著「補充保險費」的計算與繳納。簡單來說,二代健保將健保費分為兩部分:一般保險費和補充保險費。一般保險費就是原本的健保費,以經常性薪資所得為主,而補充保險費則是針對其他收入來源,例如獎金、兼差收入、利息所得等等,進行額外收取的保費。

二代健保的補充保險費計算方式如下:

費率:2.11%
適用對象:
公司(投保單位):給付薪資的公司需要繳納補充保險費。
特定六類所得者:包含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
計算方式:
公司(投保單位)或扣繳義務人在給付所得時代扣 2.11% 補充保險費。
例如:公司發放員工年終獎金 100,000 元,則需先扣除 2.11% 的補充保險費,也就是 2,110 元,實際發放給員工的金額為 97,890 元。

二代健保的補充保險費繳納方式如下:

公司(投保單位):由公司代扣代繳。
特定六類所得者:由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

二代健保補充保險費的繳納流程:

1. 公司或扣繳義務人計算補充保險費:根據所得金額乘以 2.11% 計算補充保險費。
2. 公司或扣繳義務人代扣補充保險費:在發放所得時,直接從所得中扣除補充保險費。
3. 公司或扣繳義務人繳納補充保險費:將扣取的補充保險費繳納給健保署。

二代健保補充保險費的繳納方式:

網路繳費:透過健保署網站或行動支付繳費。
金融機構繳費:透過銀行、郵局等金融機構繳費。
超商繳費:透過便利商店繳費。

需要注意的是,二代健保的補充保險費並非由個人自行繳納,而是由公司或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因此,個人不需要自行計算或繳納補充保險費。

二代健保2.11補充保費完全攻略:計算、繳費、常見問題一次搞懂!

二代健保2.11.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上下限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是以您的收入為基礎,但並非所有收入都納入計算。為了避免過於沉重的負擔,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設有上下限,也就是說,您的補充保費金額不會低於下限,也不會高於上限。

不同收入類別的上下限也不同,以下表格提供您快速了解:

| 收入類別 | 下限 | 上限 |
|—|—|—|
| 薪資所得 | 40,800 元 | 255,000 元 |
| 執行業務所得 | 40,800 元 | 255,000 元 |
| 營業所得 | 40,800 元 | 255,000 元 |
| 租賃所得 | 40,800 元 | 255,000 元 |
| 股利所得 | 40,800 元 | 255,000 元 |
| 其他所得 | 40,800 元 | 255,000 元 |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表格僅供參考,實際的上下限可能會因政府政策調整而有所變動,建議您隨時注意健保署的最新公告。

此外,單次給付金額也有限制,也就是說,即使您的收入超過上限,但單次給付金額仍然會受到限制。

單次給付金額的限制:

1. 以雇主或自營業主身分投保者:單次給付金額超過已列入投保金額計算部分達 20,000 元。 (註2)

2. 非以雇主或自營業主身分投保者:單次給付達 20,000 元。 (註2)

1. 以雇主或自營業主身分投保者:單次給付金額扣除已列入投保金額計算之股利所得部分以 1,000 萬元為限。

2. 非以雇主或自營業主身分投保者:單次給付以 1,000 萬元為限。

註1: 個人補充保險費的計費所得或收入達下限時,以全額計算補充保險費;逾上限時,則以上限金額計。

註2: 單次給付金額達中央勞動主管機關公告基本工資之薪資所得。

簡單來說,即使您獲得的獎金或其他收入非常高,但單次給付金額仍然會受到限制,不會超過一定的金額。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上下限
收入類別 下限 上限
薪資所得 40,800 元 255,000 元
執行業務所得 40,800 元 255,000 元
營業所得 40,800 元 255,000 元
租賃所得 40,800 元 255,000 元
股利所得 40,800 元 255,000 元
其他所得 40,800 元 255,000 元

單次給付金額限制

投保身分 單次給付金額限制
以雇主或自營業主身分投保者
  • 超過已列入投保金額計算部分達 20,000 元。 (註2)
  • 扣除已列入投保金額計算之股利所得部分以 1,000 萬元為限。
非以雇主或自營業主身分投保者
  • 單次給付達 20,000 元。 (註2)
  • 單次給付以 1,000 萬元為限。

註1: 個人補充保險費的計費所得或收入達下限時,以全額計算補充保險費;逾上限時,則以上限金額計。

註2: 單次給付金額達中央勞動主管機關公告基本工資之薪資所得。

單次給付金額達基本工資的扣繳

除了單筆給付超過 2 萬元需扣繳補充保險費外,單次給付金額達中央勞動主管機關公告基本工資的薪資所得,也需進行補充保險費扣繳。這點對於公司或扣繳義務人來說,需要特別留意,以免因疏忽而產生罰款。例如,公司發放員工年終獎金,若單次給付金額超過基本工資,即使未超過 2 萬元,也需要代扣 2.11% 的補充保險費。

目前基本工資的計算標準是每月,因此單次給付金額達每月基本工資就需要扣繳補充保險費。舉例來說,假設某公司在 2023 年 7 月發放員工年終獎金,當月基本工資為 26,400 元,員工 A 的年終獎金為 25,000 元,即使未超過 2 萬元,公司也需要代扣補充保險費。因為員工 A 的年終獎金已經達到當月基本工資的 25,000 元 / 26,400 元 ≈ 94.7%,超過基本工資的門檻,因此需要扣繳補充保險費。

需要注意的是,單次給付金額達基本工資的扣繳規定,僅適用於薪資所得,不適用於其他類型的所得,例如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等。

為了避免因疏忽而產生罰款,公司或扣繳義務人應妥善掌握二代健保補充保險費的扣繳規定,並定期更新相關資訊,以確保符合法規要求。

二代健保費率計算:輕鬆掌握繳費金額

了解二代健保費率計算方式,才能準確掌握自己的繳費金額。目前二代健保費率為 2.11%,適用於所有應扣二代健保所得項目,包含工作收入、投資收益、租金收入等。計算方式並不複雜,只要將應扣二代健保所得乘以 2.11% 即可得出應繳納的二代健保費。舉例來說,若您的工作收入為每月 50,000 元,則應繳納的二代健保費為 50,000 x 2.11% = 1,055 元。

除了基本費率外,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會影響二代健保費率,例如:

  • 自營作業者:自營作業者需依據前一年度所得申報繳納二代健保費,若前一年度所得低於 158 萬元,則可選擇繳納最低保費,目前最低保費為每月 749 元。
  • 投保金額:投保金額會影響二代健保費率,投保金額越高,二代健保費率也會越高。
  • 補助方案:政府會針對特定族群提供二代健保費補助,例如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等。

若您對二代健保費率計算有任何疑問,建議您諮詢健保署或專業會計師,以確保您正確繳納二代健保費。

可以參考 二代健保2.11

二代健保2.11結論

二代健保2.11補充保費制度的設計,旨在讓高收入者更公平地分擔健保資源,維持健保制度的永續發展。了解「二代健保2.11」的計算機制和繳納方式,能幫助您掌握自己的健保費支出,並確保自身權益。

建議您定期關注健保署的最新公告,了解相關政策調整,並善用健保署提供的線上查詢服務,掌握自身的健保費狀況。如有任何疑問,可透過健保署網站或電話諮詢,或尋求專業人士協助,確保您正確繳納「二代健保2.11」補充保費。

二代健保2.11 常見問題快速FAQ

我的收入超過門檻,一定要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嗎?

不一定!雖然收入超過門檻代表您需要繳納補充保費,但根據六種所得或收入類別,會先扣除免稅額、特別扣除額和標準扣除額。只有超過這些扣除額後的金額,才會計算補充保費。舉例來說,如果您有收入,但已經將所有免稅額和扣除額都扣除後,實際計費所得沒有超過門檻,則您就不用繳納補充保費。

我要怎麼查詢自己的補充保費金額?

查詢補充保費金額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向您的雇主或所得來源單位查詢,他們會根據您的收入狀況計算出您應繳納的補充保費金額;二是自行登入健保署網站查詢,您可以在網站上輸入個人資料,查詢到您的補充保費繳納明細。

如果沒有繳納補充保費會怎樣?

沒有繳納補充保費將會被罰款,罰款金額會根據您未繳納的金額而有所不同。此外,沒有繳納補充保費也可能會影響您的健保資格,例如可能會被暫停健保服務,直到您繳清欠款為止。為了避免產生罰款並維持您的健保資格,請務必按時繳納補充保費。

個人頭像照片

By 我是張會

我是張文傑會計師,可以叫我張會,專業從事公司財務與稅務管理工作多年。營運公司知識站的設立,是為了幫助企業主、創業者和經營者掌握營運公司所需的各類知識,無論你是正在籌備創業,還是已經運營公司多年,我們都提供最實用的指導和建議,幫助你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脫穎而出。聯繫方式 [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