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二代健保扣繳制度,輕鬆掌握補充保費計算與申報秘訣!本指南將帶領您深入了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並以實際案例分析不同收入來源的扣繳金額,例如薪資所得、股利所得、利息所得等。此外,指南也提供線上申報與繳費指南,幫助您使用「補充保險費網路明細申報及列印繳款書系統」或「各類所得扣繳補充保險費明細申報作業」申報補充保險費,避免因資訊不足或操作錯誤而導致繳稅或罰款。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什麼?領股利要扣繳嗎?怎麼計算?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為了健全全民健保財務,由政府於2013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制度。簡單來說,就是針對個人所得超過一定金額的部分,另外繳納的保費。這項制度主要針對「高所得者」設計,目的是讓全民健保資源更公平分配,並減輕低所得者的負擔。然而,許多人對於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申報流程、以及哪些收入需要繳納保費等問題感到困惑。例如,領股利所得是否需要繳納補充保費?如何計算補充保費的金額?這些都是常見的疑問。
為了讓您更清楚了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相關知識,以下將針對常見問題進行說明。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根據規定,補充保費的計算公式為:計費所得或收入 × 費率2.11%。其中,計費所得或收入指的是每月給付之薪資所得總額減去給付當月受僱者投保金額總額。舉例來說,若您每月薪資所得為50,000元,而當月投保金額為23,800元,則您的計費所得或收入為26,200元,補充保費金額則為26,200元 × 2.11% = 552.42元。
至於領股利所得是否需要繳納補充保費,答案是肯定的。根據規定,股利所得屬於「其他所得」,需要納入計費所得或收入的計算範圍。因此,若您有領取股利所得,則需要繳納補充保費。
除了薪資所得和股利所得之外,其他需要繳納補充保費的收入還包括利息所得、租金所得、權利金所得、執行業務所得等。對於不同收入來源的補充保費計算方式,以及如何申報繳納,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中詳細說明。
二代健保之扣費義務人是誰?
二代健保的扣費義務人,指的是依法負有代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義務的單位或個人。在租賃收入方面,二代健保法規將扣費義務人定義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因此,租給公司行號、機關團體等非個人單位之租金收入,依所得稅法第89條規定,已有明確的扣費義務人,實務作業較為可行。
然而,租給個人則存在較大的挑戰,因為現行稅制並未將個人列為扣繳義務人。這意味著,房東或租賃業者需要自行負擔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繳納責任,並自行申報。
以下針對租金收入的扣費義務人,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依所得稅法第89條規定,公司行號、機關團體等非個人單位,為租金收入的扣繳義務人。房東或租賃業者應向這些單位取得扣繳憑單,並於申報所得稅時,將扣繳的補充保費列入計算。
由於個人並非現行稅制之扣繳義務人,因此租給個人之租金收入,房東或租賃業者需自行負擔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繳納責任。這也意味著,房東或租賃業者需要自行計算補充保費金額,並於申報所得稅時,將其列入計算。
對於租給個人的情況,實務操作上存在相當大的困難,因為房東或租賃業者需要自行取得租客的個人資料,並計算其應繳的補充保費金額。這也容易造成爭議,例如租客可能拒絕提供個人資料,或對計算的補充保費金額提出異議。
因此,建議房東或租賃業者在簽訂租賃合約時,應明確約定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繳納責任,並將相關條款納入合約內容,以避免日後產生爭議。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相對簡單,主要依據單次給付的金額而定。當個人單次獲得的股利超過2萬元時,就需要繳納健保補充保費。具體而言,超過2萬元的部分,將依據當年度的健保補充保費費率計算。目前健保補充保費費率為2.1%,也就是說,如果單次獲得的股利超過2萬元,超過的部分需要繳納2.1%的健保補充保費。例如,如果單次獲得的股利為3萬元,則需要繳納2,100元的健保補充保費((30,000-20,000) x 2.1%)。
為了更直觀地理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我們可以以台股平均殖利率6%為例進行試算。假設您持有單一檔股票,若要達到單次領取股利超過2萬元的門檻,則需要持有33.3萬元以上的股票(20,000 / 0.06 = 333,333)。因此,存股族可以透過調整持股部位,例如將資金分散投資多檔股票,或選擇低殖利率的股票,來降低單次領取股利超過2萬元的機率,避免落入扣取健保補充保費的範圍。
此外,財政部官員也提醒,近年來有部分存股族在申報所得稅時,漏報了健保補充保費,導致所得稅申報錯誤。官員指出,健保補充保費是民眾應繳納的費用,而且依照所得稅法規定,目前無法扣除費用。換言之,即使領取股利時被扣取大量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這些費用還是要列入所得課稅。因此,存股族在申報所得稅時,務必將健保補充保費納入計算,避免因漏報而產生不必要的稅務負擔。
項目 | 說明 |
---|---|
計算依據 | 單次給付金額 |
繳納條件 | 單次獲得股利超過2萬元 |
計算方式 | 超過2萬元的部分 x 當年度健保補充保費費率 |
費率 | 2.1% |
範例 | 單次獲得股利3萬元,需繳納2,100元健保補充保費 ( (30,000-20,000) x 2.1% ) |
試算 | 以台股平均殖利率6%為例,需持有33.3萬元以上的股票,才能單次領取股利超過2萬元 (20,000 / 0.06 = 333,333) |
注意事項 |
|
二代健保的公平性與必要性
二代健保的改革核心,在於打破現行健保制度過度依賴薪資所得者的不公平現象。目前,個人綜合所得有6成來自經常性薪資所得,然而現行健保僅以經常性薪資所得計算保費,這意味著薪資所得者肩負了過重的健保財源負擔,而其他收入來源者則相對輕省。這種不公平的現象,不僅會造成薪資所得者的負擔過重,也會影響健保制度的永續經營。
二代健保改革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將保費計算基礎從單純依賴經常性薪資所得,轉為更公平的綜合所得計算方式。這意味著,除了薪資所得外,其他收入來源,例如利息、股利、租金等,都將納入保費計算的考量範圍。如此一來,就能更公平地分配健保財源,讓更多人共同分擔健保的責任,減輕薪資所得者的負擔,同時也能確保健保制度的永續發展。
此外,二代健保改革也考慮到不同收入群體的負擔能力,設計了不同的保費繳納標準。例如,低收入戶可以享有保費補助,而高收入者則需要繳納較高的保費。這樣的設計,可以有效地減輕低收入戶的負擔,同時也能確保高收入者對健保制度的貢獻。總體而言,二代健保改革是為了建立一個更公平、更永續的健保制度,讓全民都能享有優質的醫療服務。
雇主的補充保險費收繳
除了基本保險費之外,雇主在特定情況下也需要繳納補充保險費。補充保險費的計算方式與基本保險費有所不同,主要依據的是雇主當月支付的薪資總額與投保金額總額的差異。當月支付的薪資總額超過當月投保金額總額時,雇主就需要繳納補充保險費,其計算方式為:
補充保險費 = (當月支付薪資總額 – 當月投保金額總額) × 1.925%
舉例來說,慶宏公司僱用100名員工,102年1月之投保金額總額為300萬元,當月支付相關人員之薪資總額299萬元。當月薪資總額未超過當月投保金額總額,所以無需扣繳補充保險費。
反之,華冠公司僱用200名員工,102年1月總投保金額420萬元,當月支付相關人員之薪資總額為500萬元,所以應於102年2月底向保險人繳納補充保險費16,000元,計算方式如下:
補充保險費 = (500萬元 – 420萬元) × 1.925% = 16,000元
雇主應注意,補充保險費的繳納期限為次月底,也就是說,雇主在當月支付薪資總額超過投保金額總額時,需要在次月底前繳納補充保險費。若未按時繳納,可能會被處以罰款。
二代健保扣繳結論
了解二代健保扣繳制度對於個人財務規劃和企業管理都至關重要。透過本指南,您已掌握了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申報流程,以及哪些收入需要繳納補充保費等關鍵資訊。從薪資所得、股利所得、利息所得等不同收入來源的分析,到線上申報與繳費指南,以及常見問答與解決方案的提供,讓您能輕鬆掌握二代健保扣繳的相關知識,並有效降低稅務風險。
無論您是企業主、薪資所得者、投資者還是自由職業者,掌握二代健保扣繳的知識,都能幫助您有效規劃自身財務,避免因資訊不足或操作錯誤而導致繳稅或罰款。建議您定期關注二代健保政策更新,以確保您所使用的資訊是最新的。
希望本指南能幫助您順利完成二代健保扣繳,並掌握相關知識,讓您在享受醫療資源的同時,也能安心管理您的財務。
二代健保扣繳 常見問題快速FAQ
我是自由工作者,沒有公司幫我扣繳補充保費,我該怎麼辦?
自由工作者需自行申報補充保費,可透過「各類所得扣繳補充保險費明細申報作業」線上申報。申報時需提供相關收入證明,例如:發票、合約書等,並依規定計算應繳納的補充保費金額。
我領到的股利超過2萬元,需要繳納補充保費嗎?
是的,如果單次領取的股利超過2萬元,超過的部分需繳納補充保費,計算方式為:(股利總額 – 20,000元) × 2.11%。舉例來說,如果您領取3萬元的股利,則需要繳納2,100元的補充保費。
我有參加健保,為什麼還要繳納補充保費?
參加健保是每位國民的義務,而補充保費是針對個人所得超過一定金額的部分,額外繳納的保費,目的是為了健全全民健保的財務,讓更多人共同分擔健保的責任,並確保健保制度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