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二代健保扣稅,避免被追繳保費,是許多企業主和自由工作者關心的議題。當公司支付高額獎金、租金或聘請講師時,如果單筆給付超過2萬元,就會被扣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此外,利息所得、股利所得和租金收入等,也可能被課徵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透過了解相關法規,掌握合法的節稅方法,就能有效降低稅務負擔,提升財務效益。
可以參考 沒保勞健保怎麼辦?待業期間維持健保的秘訣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什麼?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針對高收入族群,由政府課徵的額外健保費用,目的在於彌補健保財務缺口,並讓高收入者負擔更多健保費用。簡單來說,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一種「累進稅制」,收入越高,繳納的保費比例就越高。而這項制度自2013年實施以來,就一直是許多企業主、自由工作者、高收入族群的困擾,因為若沒有做好稅務規劃,很容易被追繳保費,造成財務上的損失。
許多人對於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和課徵範圍感到困惑,例如:什麼樣的收入需要繳納補充保費?如何計算補充保費的金額?如何避免被追繳保費?這些問題都是需要釐清的。因此,本文將深入淺出地介紹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相關知識,並提供一些實用的節稅策略,幫助您有效降低稅負,避免被扣繳,輕鬆節稅。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課徵範圍和費率。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費率目前為2.11%,課徵範圍包含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和租金收入。其中,高額獎金是指累計超過4倍投保金額之獎金,而兼差收入則是指除了主要工作以外的額外收入,例如兼職、接案等。需要注意的是,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起扣點為2萬元,也就是說,當公司給付給房東租金、給付員工獎金、聘請講師鐘點費,單筆給付超出2萬元就需扣繳補充保費。但要注意,如果一天內有多筆給付報酬就會被視為是同筆報酬,而被追繳保費。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如何計算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金額,以及如何合法規避繳納補充保費。同時,也會針對常見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問題進行解答,例如:如何申報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哪些收入可以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如何避免被追繳保費?等等。希望透過本文的介紹,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相關知識,並制定有效的節稅策略,輕鬆應對稅務問題。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計算眉角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看似簡單,卻暗藏許多細節,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額外負擔。以下將針對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進行更深入的說明,讓您掌握關鍵,輕鬆節省企業成本。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是以「薪資差額」為基礎。所謂「薪資差額」,指的是每月發放的薪資總額減去員工當月投保金額總額的差額。舉例來說,如果一家公司當月發放的薪資總額為 100 萬元,而員工當月投保金額總額為 80 萬元,則「薪資差額」為 20 萬元。這 20 萬元的「薪資差額」,就需要繳納 2.11% 的補充保費。
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 公司行號補充保費:公司行號每月依照「薪資差額」加收的 2.11% 補充保費。
- 個人補充保費:雇主代扣給付給個人的 2.11% 補充保費。
也就是說,當雇主繳納補充保費時,需要繳納兩部分的補充保費:公司行號的 2.11% 補充保費,以及員工的 2.11% 補充保費。
舉例來說,如果一家公司當月發放的薪資總額為 100 萬元,而員工當月投保金額總額為 80 萬元,則「薪資差額」為 20 萬元。公司行號需要繳納 20 萬元 × 2.11% = 4,220 元的補充保費,而員工則需要繳納 20 萬元 × 2.11% = 4,220 元的補充保費。總計,雇主需要繳納 8,440 元的補充保費。
需要注意的是,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員工的投保金額、薪資發放方式、獎金發放時間等。因此,建議您在計算補充保費時,務必仔細確認相關資訊,以免因計算錯誤而產生罰款。
何時申報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扣費明細?
企業扣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可以用按月申報或年度申報兩種方式來處理,詳細說明如下:
- 年度申報:扣費義務人每年1月31日前,將上一年度向保險對象(如員工或外部講師、顧問等)扣取之補充保險費金額,填報扣費明細彙報給健保署;每年1月遇連續三日以上國定假日者,扣費明細彙報期間延長至2月5日止。年度申報適合於獎金或其他收入較為集中,且金額較大的情況,例如年終獎金或分紅等。企業可以將全年的扣繳金額彙總申報,減少申報次數,也方便管理。
- 按月申報:扣費義務人每月15日前,將上個月向保險對象扣取之補充保險費金額,填報扣費明細彙報給健保署。按月申報適合於獎金或其他收入較為分散,且金額較小的情況,例如員工每月加班費、績效獎金等。企業可以每月申報,即時繳納補充保險費,避免累積過多,造成申報壓力。
無論選擇哪種申報方式,企業都需要妥善保存相關資料,例如員工薪資單、獎金發放紀錄等,以備查核。此外,企業也應留意健保署公告的最新規定,確保申報資訊正確無誤,避免因申報錯誤而產生罰款。
申報方式 | 申報時程 | 適用情況 | 說明 |
---|---|---|---|
年度申報 | 每年1月31日前(遇連續三日以上國定假日延至2月5日) | 獎金或其他收入較為集中,且金額較大的情況,例如年終獎金或分紅等。 | 企業可將全年扣繳金額彙總申報,減少申報次數,也方便管理。 |
按月申報 | 每月15日前 | 獎金或其他收入較為分散,且金額較小的情況,例如員工每月加班費、績效獎金等。 | 企業可每月申報,即時繳納補充保險費,避免累積過多,造成申報壓力。 |
高額獎金的扣繳計算
對於公司來說,高額獎金的扣繳計算可能較為複雜,需要特別留意。高額獎金指的是累計超過 4 倍投保金額的獎金,也就是說,當員工全年累計的獎金總額超過其投保金額的 4 倍時,就需要扣繳補充保費。例如,員工每月投保金額為 2 萬元,全年投保金額為 24 萬元,當員工的獎金累計超過 96 萬元時,就需要開始扣繳補充保費。
在計算高額獎金的扣繳金額時,需要先將全年累計的獎金減去 4 倍投保金額,再將超過的部分乘以 2.11%。例如,員工全年累計獎金為 100 萬元,投保金額為 24 萬元,則需要扣繳的補充保費金額為 (100 萬元 – 96 萬元) × 2.11% = 844 元。
需要注意的是,高額獎金的單次扣繳上限為 1,000 萬元,也就是說,即使員工的獎金超過 1,000 萬元,公司也只需要扣繳 1,000 萬元的部分。例如,員工獲得 1,500 萬元的年終獎金,其投保金額為 24 萬元,則公司需要扣繳的補充保費金額為 (1,000 萬元 – 96 萬元) × 2.11% = 19,044 元。
在實際操作中,公司可以透過薪資系統或其他工具來計算高額獎金的扣繳金額,並在發放獎金時一併扣繳。建議公司應妥善保存相關扣繳資料,以便日後查核。
存股族如何避免被扣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對於存股族來說,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扣繳機制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但別擔心,只要掌握以下三種策略,就能有效降低甚至避免被扣繳,輕鬆節稅!
一、海外所得不會被扣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存股族可以考慮將部分資金投資於海外市場,例如ADR、KY股等,這些海外所得並不在二代健保課徵範圍內。投資ADR或KY股,不僅可以分散投資風險,更能有效避開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扣繳。當然,投資海外市場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建議您做好功課,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
二、分散個股,避免單次股利超過2萬元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是根據單次所得,當單次股利超過2萬元時,就會被扣繳。因此,分散投資多檔個股,可以有效降低單次股利超過2萬元的機率。例如,您可以在除權息前,觀察單檔個股的股利是否超過2萬元,若超過,可以考慮賣出一部分,除權息後再買進,就能避免單次股利超過2萬元而被扣繳。
三、善用其他節稅策略
除了以上兩種方法,存股族還可以善用其他節稅策略,例如:
- 利用免稅額和扣除額:每個人都有免稅額和扣除額,可以降低應稅所得,進而減少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繳納金額。
- 善用投資工具:例如,將部分資金投資於免稅基金或債券,可以有效降低稅負。
- 諮詢專業人士:若您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或節稅策略有任何疑問,建議您諮詢專業的財務規劃師或會計師,他們能提供更專業的建議。
總之,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扣繳機制雖然複雜,但存股族只要掌握以上策略,就能有效降低甚至避免被扣繳,輕鬆節稅,享受投資的成果。
二代健保扣稅結論
綜上所述,二代健保扣稅是高收入族群需要面對的稅務議題,了解相關法規和節稅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稅務負擔,提升財務效益。透過掌握二代健保扣稅的計算方式和課徵範圍,並善用合法的節稅策略,就能輕鬆應對稅務問題,避免被追繳保費。此外,諮詢專業的財務規劃師或會計師,也能獲得更精準的建議,守護您的財務利益。請記住,二代健保扣稅並非不可避免,只要掌握相關知識,就能輕鬆規劃節稅策略,讓稅務不再成為您的負擔。
二代健保扣稅 常見問題快速FAQ
請問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怎麼算的?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是以「薪資差額」為基礎。所謂「薪資差額」,指的是每月發放的薪資總額減去員工當月投保金額總額的差額。舉例來說,如果一家公司當月發放的薪資總額為 100 萬元,而員工當月投保金額總額為 80 萬元,則「薪資差額」為 20 萬元。這 20 萬元的「薪資差額」,就需要繳納 2.11% 的補充保費。
我是自由工作者,有接案收入,也要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嗎?
是的,自由工作者的接案收入也可能被課徵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如果您的接案收入在當年度超過 20.8 萬元(也就是每月平均 1.73 萬元),就需要申報繳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建議您將接案收入與其他收入合計計算,並參考相關法規,以確保自身繳納義務的正確性。
我是公司員工,領到年終獎金,會被扣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嗎?
如果您的年終獎金累計超過您全年的投保金額的 4 倍,就會被扣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例如,您全年的投保金額為 24 萬元,而您的年終獎金為 100 萬元,超過 96 萬元的差額部分就會被扣繳補充保費。建議您在領取年終獎金前,先了解相關計算方式,以便預留足夠的資金繳納補充保費。